废巷临秋水,支颐向暮峰
废巷临秋水,支颐向暮峰释义
【支颐】唐白居易《除夜》诗:“薄晚支颐坐,中宵枕臂眠。”宋苏轼《十八大阿罗汉颂》:“第六尊者右手支颐,左手拊穉师子,顾视侍者择瓜而剖之。”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粉蝶》:“每为之鼓《天女謫降》之操,輒支颐凝想,若有所会。”
【向暮】三国志·魏志·管辂传》“人多爱之而不敬也”裴松之注引《辂别传》:“论难锋起,而輅人人答对,言皆有餘。至日向暮,酒食不行。”唐刘长卿《登扬州栖灵寺塔》诗:“向暮期下来,谁堪復行役。”艾芜《人生哲学的一课》:“门外向暮的秋风,扬起街上的灰尘,扑人眉宇,人是感着更不舒服了。”指接近老年。宋欧阳修《辞宣徽使判太原札子》:“而臣常窃自念,年齿日以嚮暮,筋力知不復完。”
【峰】《集韻》同峯。
【巷】《唐韻》胡絳切《集韻》《正韻》戸降切,學去聲。《說文》里中道。从邑,从共,皆在邑中所共也。《廣韻》街巷也。《增韻》直曰街,曲曰巷。《詩·鄭風》巷無居人。《註》里塗也。又《增韻》宮中長廡相通,曰永巷。《列女傳》周宣姜后脫簪珥,待罪永巷。《三輔黃圖》永巷,宮中之長巷,幽閉宮女之有罪者。武帝時改爲掖庭,置獄焉。又《增韻》永巷,天子公侯通稱。《唐書·郭子儀傳》宅居親仁里四分之一,中通永巷。家人三千,相出入,不知其居。又巷伯,奄官。《詩·小雅·巷伯箋》巷伯,奄官。掌王后之命,於宮中爲近,故謂之巷伯。又與衖通。《玉篇
【秋水】的江湖水,雨水。《庄子·秋水》:“秋水时至,百川灌河。”南朝齐陆厥《中山王孺子妾歌》:“岁暮寒飇及,秋水落芙蕖。”唐王勃《滕王阁序》:“落霞与孤鶩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宋王安石《散发一扁舟》诗:“秋水泻明河,迢迢藕花底。”清王士禛《樊圻画》诗:“芦荻无花秋水长,淡云微雨似瀟湘。”峻青《黎明的河边》:“你听,哇--哇--,秋水下来就是这么响。”2.比喻明澈的眼波。唐白居易《宴桃源》词:“凝了一双秋水。”元赵雍《人月圆》词:“别时犹记,眸盈秋水,泪湿春罗。”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宦娘》:“今日箇蹙损春山,望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