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絮游丝客子心,连城那忍遽分襟
诗句 | 读音 |
---|---|
连城那忍遽分襟 | 平仄:平 平 平 仄 仄 平 平 拼音: lián chéngnà|nǎ|nèi|nārěnjùfēn jīn |
飞絮游丝客子心 | 平仄:平 仄 平 平 仄 仄 平 韵脚:下平二十一侵 拼音: fēi xùyóu sīkè zǐxīn |
飞絮游丝客子心,连城那忍遽分襟释义
【连城】指毗邻的诸城。《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今诸侯或连城数十,地方千里,缓则骄奢易为淫乱,急则阻其彊而合从以逆京师。”《后汉书·朱祐景丹等传论》:“亦有鬻繒屠狗轻猾之徒,或崇以连城之赏,或任以阿衡之地。”宋赵蕃《施衢州除浙西提刑以诗寄饯》之二:“俾公按连城,此责亦重矣。”清王士禛《兰溪丞徐君殉节诗》:“连城大帅竖降旛,独有微官死报恩。”2.战国时,赵惠文王得和氏璧,秦昭王寄书赵王,愿以十五城易璧。事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后以“连城”指和氏璧或珍贵之物。唐欧阳詹《瑾瑜匿瑕赋》:“终酬九年之积,不损连城之
【忍】《唐韻》而軫切《集韻》《韻會》《正韻》爾軫切,人上聲。《說文》能也。《徐曰》能音耐。从心刃。《長箋》如刀剌心,忍意也。《周武王·書銘》忍之須臾,乃全汝軀。又《廣韻》强也,有所含忍。《左傳·昭元年》魯以相忍爲國。又安于不仁曰忍。《詩·大雅》維彼忍心,是顧是復。《詩·小雅》君子秉心,維其忍之。又忍忍,猶不忍也。《後漢·崔琦傳》情懷忍忍。又姓。又《廣韻》《集韻》《韻會》而振切,音仞。堅柔也,本作肕。亦作忍。《周禮·地官·山虞註》柔忍,通作刃。《詩·小雅·荏染柔木註》柔刃之木荏苒然。《釋文》忍音刃。《禮·月令·納
【遽】《廣韻》《集韻》《韻會》其據切《等韻》巨御切,音詎。《玉篇》急也,疾也,卒也。《禮·儒行》遞數之,不能終其物。《左傳·僖二十四年》公遽見之。《後漢·劉寬傳》雖在倉卒,未嘗疾言遽色。又《廣韻》戰慄也。《集韻》窘也,懼也。《左傳·襄三十一年》豈不遽止。《註》遽,畏懼也。《楚辭·九章》駭遽以離心兮。《註》言意中驚駭,逐離己心也。又《說文》傳也,驛車也。《禮·玉藻》士曰傳遽之臣。《註》士位,供車馬之役,故自稱傳遽。《左傳·僖三十三年》且使遽告于鄭。《註》傳車,卽驛遞也。又《集韻》求於切,音渠。麥也。又姓。又《正韻
【分襟】犹离别,分袂。唐王勃《春夜桑泉别王少府序》:“他乡握手,自伤关塞之春;异县分襟,竟切悽愴之路。”元萨都剌《别高照庵》诗:“分襟在今日,握手又何年?”明无名氏《玉环记·范张别皋》:“人生聚散如蓬转,莫为分襟苦掛牵。”《花月痕》第五十回:“这二人与荷生八载分襟,一朝捧袂,伤秋华之宿草,喜春镜之罗花,真个説不了别后心事。”
【飞絮】的柳絮。北周庾信《杨柳歌》:“独忆飞絮鹅毛下,非復青丝马尾垂。”宋辛弃疾《摸鱼儿》词:“算只有殷勤,画簷蛛网!尽日惹飞絮。”巴金《寒夜》一:“他一个人站在方桌前,茫然望着白粉壁,他什么也看不见,他的思想像飞絮似地到处飘。”典
【游丝】1.飘动着的蛛丝。南朝梁沉约《三月三日率尔成篇》:“游丝映空转,高杨拂地垂。”唐皎然《效古诗》:“万丈游丝是妾心,惹蝶縈花乱相续。”明王錂《春芜记·感叹》:“岁月如驰,繁华似梦。见游丝荡漾,残红堆拥。”巴金《灭亡》第十三章:“天似乎就要燃烧起来了,人类底运命像游丝一般地飘浮着。”2.装在仪表指针的转轴上或钟表等的摆轮轴上的金属弹性线圏,能使转轴或摆轮作往复运动。1.指蜘蛛等布吐的飘荡在空中的丝。南朝梁沉约《八咏诗·会圃临春风》:“游丝曖如网,落花雰似雾。”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一折:“东风摇曳垂杨綫,
【客子】1.游说之士。《史记·范雎蔡泽列传》:“﹝穰侯﹞又谓王稽曰:‘謁君得无与诸侯客子俱来乎?无益,徒乱人国耳。’”宋王安石《偶书》诗:“穰侯老擅关中事,长恐诸侯客子来。”2.离家在外的人。汉王粲《怀德》诗:“鸛鷁在幽草,客子泪已零。去乡三十载,幸遭天下平。”南朝陈徐陵《关山月》诗:“关山三五月,客子忆秦川。思妇高楼上,当窗应未眠。”宋蒋捷《虞美人·梳楼》词:“天怜客子乡关远,借与花消遣。”鲁迅《彷徨·在酒楼上》:“北方固不是我的旧乡,但南来又只能算一个客子。”3.雇工。晋葛洪《抱朴子·勤求》:“陈安世者,年十
【心】《唐韻》息林切《集韻》《韻會》《正韻》思林切。《說文》人心,土藏,在身之中。象形。博士說以爲火藏。《徐曰》心爲大火,然則心屬火也。《玉篇》《廣韻》訓火藏。又《荀子·解蔽篇》心者,形之君也,而神明之主也。《禮·大學疏》總包萬慮謂之心。又《釋名》心,纖也。所識纖微無不貫也。又本也。《易·復卦》復其見天地之心乎。《註》天地以本爲心者也。《正義曰》言天地寂然不動,是以本爲心者也。《禮·禮器》如松柏之有心也。《註》得氣之本也。《孔疏》得氣之本,故巡四時,柯葉無凋攺也,心謂本也。又中也。心在身之中。《詩序》情動于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