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芬苾苾,声香交通

芬芬苾苾,声香交通

诗句读音
声香交通平仄:平 平 平 平
拼音: shēngxiāngjiāo tōng
芬芬苾苾平仄:平 平
拼音: fēn fēnbì bì

芬芬苾苾,声香交通释义

【声】《字彙》同。《正字通》俗聲字。(聲)〔古文〕殸《唐韻》《集韻》《韻會》書盈切《正韻》書征切,聖平聲。《說文》音也。《書·舜典》詩言志,歌永言,聲依永,律和聲。《傳》聲謂五聲,宮商角徵羽也。《禮·月令》仲夏之月,止聲色。《註》聲謂樂也。又凡響曰聲。《張載·正蒙》聲者,形氣相軋而成。兩氣者,谷響雷聲之類。兩形者,桴鼓叩擊之類。形軋氣,羽扇敲矢之類。氣軋形,人聲笙簧之類。皆物感之良能,人習而不察耳。《韻會》韻書平上去入爲四聲。又聲敎。《書·禹貢》東漸于海,西被于流沙,朔南曁聲敎,訖于四海。《左傳·文六年》樹之風

【香】〔古文〕《廣韻》許良切《集韻》《韻會》《正韻》虛良切,音鄕。《玉篇》芳也。《正韻》氣芬芳。《書·君》至治馨香,感于神明。《詩·周頌》有飶其香。《禮·月令》中央土,其臭香。又草木之香,如沉香,棧香,蜜香,檀香,具載。《洪芻·香譜》及《葉延珪·香隸》諸書。又獸亦有香。《談苑》商女山中多麝,其性絕愛其臍,爲人逐急,卽投巖舉爪,剔裂其香。又《本草》麝香有三等:第一生香,亦名遺香,乃麝自剔出者。其次臍香。其三心結香。又有小麝,其香更奇。又風香。《庾信詩》結客少年塲,春風滿路香。又含香。《漢官儀》尚書郞含雞舌香,伏奏

【交通】1.交相通达。《管子·度地》:“山川涸落,天气下,地气上,万物交通。”晋陶潜《桃花源记》:“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康有为《大同书》辛部第三章:“大同之世,全地皆为自治,全地一切大政皆人民公议,电话四达,处处交通。”2.感通;感应。《庄子·田子方》:“至阴肃肃,至阳赫赫;肃肃出乎天,赫赫发乎地。两者交通成和而物生焉。”唐张鷟《游仙窟》:“娘子向来频盼少府,若非情想有所交通,何因眼脉朝来顿引?”3.引申为交流。蔡元培《美术的起源》:“﹝音乐﹞可以说是人类交通感情的工具。”4.交往;往来。《韩诗外传》卷十:“渊

【芬芬】芳香。《诗·大雅·凫鹥》:“旨酒欣欣,燔炙芬芬。”毛传:“芬芬,香也。”三国魏何晏《景福殿赋》:“蔼蔼萎萎,馥馥芬芬。”明马愈《马氏日抄·特迦香》:“在地中枕内取出一小盒,启香爇之,香虽不多,芬芬满室。”2.犹纷纷。杂乱貌。《逸周书·祭公》:“汝无泯泯芬芬,厚颜忍丑。”孔晁注:“泯芬,乱也。”卢文弨曰:“芬芬,与《吕刑》‘棼棼’同。”《敦煌变文集·李陵变文》:“陵军骸骸向前催,虏骑芬芬逐后来。”汉

【苾苾】。《诗·小雅·信南山》:“苾苾芬芬,祀事孔明。”南朝宋谢灵运《山居赋》:“蔚蔚丰秋,苾苾香秔。”唐张九龄《荔枝赋》:“緑穗靡靡,青英苾苾。不丰其华,但甘其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