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伯前驱清宿雾,祝融骖乘破朝寒

风伯前驱清宿雾,祝融骖乘破朝寒

诗句读音
风伯前驱清宿雾平仄:平 仄 平 平 平 仄 仄
拼音: fēng bóqián qūqīngsù|xiǔ|xiùwù
祝融骖乘破朝寒平仄:仄 平 平 平 仄 平 平
拼音: zhù róngcān chéngpòcháo hán

风伯前驱清宿雾,祝融骖乘破朝寒释义

【风伯】中的风神。《楚辞·远游》:“风伯为余先驱兮,氛埃辟而清凉。”《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时若薆薆将混浊兮,召屏翳诛风伯而刑雨师。”张守节正义引张揖曰:“风伯字飞廉。”明唐顺之《泊舟郭外有感》诗:“谁能讼风伯,一使甘霖倾。”章炳麟等《游仙联句》:“风伯受鞭督,雨师函其头。”2.禽名。鸢的一种。《禽经》“风翔则风”晋张华注:“风禽,鳶类,越人谓之风伯,飞翔则天大风。”

【前驱】1.犹前导。《诗·卫风·伯兮》:“伯也执殳,为王前驱。”《北齐书·段荣传》:“韶﹝段韶﹞从傍驰马引弓反射,一箭毙其前驱,追骑慑惮,莫敢前者。”宋苏轼《奉和颖叔万寿观》:“风伯前驱清宿雾,祝融参乘破朝寒。”2.先头部队;先锋。晋陆机《辩亡论下》:“虽有鋭师百万,啟前不过千夫;舳艫千里,前驱不过百舰。”《三国演义》第七回:“可令黄祖部领江夏之兵为前驱,主公率荆襄之众为援。”清王韬《淞滨琐话·徐麟士》:“於是登坛视师。简壮士至千五百人为前驱,千五百人为后劲。”3.引导事物发展的先行者。鲁迅《华盖集·这个与那个》

【宿】〔古文〕夙《廣韻》息逐切《集韻》《韻會》息六切,音夙。《說文》止也。《玉篇》夜止也,住也。《詩·周頌》有客宿宿,有客信信。《註》一宿曰宿,再宿曰信。《周禮·地官》三十里有宿,宿有路室。又星宿各止其所,故名宿。二十八宿,亦名二十八次。次,舍也。《釋名》宿,宿也,言星各止住其所也。又《增韻》安也,守也。《左傳·昭二十九年》官宿其業。《註》宿,安也。又《周禮·宮正註》諸吏直宿,謂職王宮之守衞者。又《廣韻》素也。《史記·信陵傳》晉鄙嚄咤宿將。又《莊子·列傳》雖當世宿學,不能自解免也。又國名。《春秋·隱二年》及宋人

【雾】《廣韻》《韻會》亡遇切,音務。《爾雅·釋天》地氣發,天不應,曰霧。霧謂之晦。《註》言晦冥。《釋名》霧,冒也,氣蒙亂覆冒物也。《廣韻》元命包曰:隂陽亂爲霧。《禮·月令》氛霧冥冥。《玉篇》本作霿。《廣韻》同霚。《集韻》同雺。又《集韻》謨蓬切,音蒙。又蒙弄切,音幪。又莫鳳切,音夢。義同。

【祝融】1.神名。帝喾时的火官,后尊为火神,命曰祝融。亦以为火或火灾的代称。《国语·郑语》:“夫黎为高辛氏火正,以淳燿敦大,天明地德,光照四海,故命之曰‘祝融’,其功大矣。”《吕氏春秋·孟夏》:“其神祝融。”高诱注:“祝融,顓頊氏后,老童之子,吴回也,为高辛氏火正,死为火官之神。”唐张说《蒲津桥赞》:“飞廉煽炭,祝融理炉。”清赵翼《八月二日天宁寺旁巽宫楼火》诗:“趋观乃知此楼燬,刹竿突兀招祝融。”2.神名。南方之神,南海之神。《管子·五行》:“得奢龙而辩於东方,得祝融而辩於南方。”《汉书·扬雄传上》:“丽鉤芒与驂

【骖乘】陪乘或陪乘的人。驂,通“参”。《礼记·服问》:“唯近臣及僕驂乘从服。”《左传·文公十八年》:“纳阎职之妻,而使职驂乘。”杜预注:“驂乘,陪乘。”《汉书·文帝纪》:“乃令宋昌驂乘。”颜师古注:“乘车之法,尊者居左,御者居中,又有一人处车之右,以备倾侧。是以戎事则称车右,其餘则曰驂乘。”明王錂《春芜记·宸游》:“臣等愿蹕属车,敢辞驂乘。”清昭槤《啸亭杂录·傅阁峰尚书》:“年十六,侍宪皇帝於藩邸,驂乘持盖,不顷刻离。”

【破】〔古文〕《唐韻》《集韻》《韻會》普過切,頗去聲。壞也,剖也,裂也,劈也,坼也。《正字通》凡物壞,及行師敗其軍,奪其地,皆曰破。說文專訓石碎,泥。又《韻會》曲破,樂名。樂書云:唐明皇天寶,樂章多以邊地名曲。如伊州,甘州之類。曲終繁聲,名爲入破。又《字彙補》披義切,音媲壞也。又叶博屑切,音鷩。《呂覽》膏以明自煎,鐸以聲自穴。翠以羽殃身,蚌以珠致破。

【朝寒】早晨寒冷;早晨的寒冷。汉刘向《说苑·臣术》:“晏子侍於景公,朝寒请进熟食,对曰:‘婴非君之厨养臣也,敢辞。’公曰:‘请进服裘。’对曰:‘婴非田泽之臣也,敢辞。’公曰:‘然夫子於寡人奚为者也?’对曰:‘社稷之臣也。’”宋楼钥《白醉》诗:“曲身成直身,朝寒俄失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