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许阁老酬淮南崔十七端公见寄原文
- 57 次浏览
文行蕴良图,声华挹大巫。抡才超粉署,驳议在黄枢。
自得环中辨,偏推席上儒。八音谐雅乐,六辔骋康衢。
密侍仝锵珮,雄才本弃繻.炉烟霏琐闼,宫漏滴铜壶。
旧友双鱼至,新文六义敷。断金挥丽藻,比玉咏生刍。
交辟尝推重,单辞忽受诬。风波疲贾谊,岐路泣杨朱。
溟涨前程险,炎荒旅梦孤。空悲鸢跕水,翻羡雁衔芦。
故国方迢递,羁愁自郁纡。远猷来象魏,霈泽过番禺。
尽室扁舟客,还家万里途。索居因仕宦,著论拟潜夫。
帆席来应驶,郊园半已芜。夕阳寻古径,凉吹动纤枯。
忆昔同驱传,忘怀或据梧。幕庭依古刹,缗税给中都。
瓜步经过惯,龙沙眺听殊。春山岚漠漠,秋渚露涂涂。
孰谓原思病,非关宁武愚。方看簪獬豸,俄叹絷騊駼.
芳讯风情在,佳期岁序徂。二贤欢最久,三益义非无。
柏悦心应尔,松寒志不渝。子将陪禁掖,亭伯限江湖。
交分终推毂,离忧莫向隅。分曹日相见,延首忆田苏。
奉和许阁老酬淮南崔十七端公见寄原文的相关古诗
吕叟年八十,皤然持钓钩。意在静天下,岂唯食营丘。 师臣有家法,小白犹尊周。日暮驻征策,爱兹清渭流。
杖策出蓬荜,浩歌秋兴长。北风吹荷衣,萧飒景气凉。 通逵抵山郭,里巷连湖光。孤云净远峰,绿水溢芳塘。 鱼鸟乐天性,杂英互芬芳。我心独何为,万虑萦中肠。 履道身未泰,主家谋不臧。心为世教牵,迹寄翰墨场。 出处两未定,羁羸空自伤。沈忧不可裁,伫立…
盘豆绿云上古驿,望思台下使人愁。 江充得计太子死,日暮戾园风雨秋。
晓风摇五两,残月映石壁。稍稍曙光开,片帆在空碧。
名教自可乐,搢绅贵行道。何必学狂歌,深山对丰草。
莫羡檐前柳,春风独早归。阳和次第发,桃李更芳菲。
三五二八月如练,海上天涯应共见。不知何处玉楼前, 乍入深闺玳瑁筵。露浓香径和愁坐,风动罗帏照独眠。 初卷珠帘看不足。斜抱箜篌未成曲。稍映妆台临绮窗, 遥知不语泪双双。此时愁望知何极,万里秋天同一色。 霭霭遥分陌上光,迢迢对此闺中忆。…
昨夜裙带解,今朝蟢子飞。铅华不可弃,莫是藁砧归。
细柳肃军令,条侯信殊伦。棘门乃儿戏,从古多其人。 神武今不杀,介夫如搢绅。息驾幸兹地,怀哉悚精神。
弱冠无所就,百忧钟一身。世德既颠坠,素怀亦堙沦。 风烟隔嵩丘,羸疾滞漳滨。昭代未通籍,丰年犹食贫。 敢求庖有鱼,但虑甑生尘。俯首愧僮仆,蹇步羞亲宾。 岂伊当途者,一一由中人。已矣勿复言,吾将问秋旻.
石楠红叶透帘春,忆得妆成下锦茵。 试折一枝含万恨,分明说向梦中人。
金谷盛繁华,凉台列簪组。石崇留客醉,绿珠当座舞。 丝泪可销骨,冶容竟何补。竹林谅贤人,满酌无所苦。 匏居容宴豆,儒室贵环堵。土鼓与污尊,颐神则为愈。 革道当在早,谦光斯可取。木雁才不才,吾知养生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