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君渭阳竹,逸士汉阴园
诗句 | 读音 |
---|---|
逸士汉阴园 | 平仄:仄 仄 仄 平 平 韵脚:上平二十六桓 拼音: yì shìhàn yīnyuán |
封君渭阳竹 | 平仄:平 平 仄 平 平 韵脚:入一屋 拼音: fēngjūnwèi yángzhú |
封君渭阳竹,逸士汉阴园释义
【逸士】之士,隐逸者。《后汉书·逸民传·高凤传论》:“先大夫宣侯尝以讲道餘隙,寓乎逸士之篇。”唐白居易《秋日与张宾客舒著作同游龙门醉中狂歌》:“商岭老人自追逐,蓬丘逸士相逢迎。”《红楼梦》第二回:“若坐於诗书清贫之族,则为逸士高人。”闻一多《忆菊》诗:“啊!东方底花,骚人逸士底花呀!”
【汉阴】1.汉水南岸。《庄子·天地》:“子贡南游於楚,反於晋,过汉阴。”成玄英疏:“汉阴,汉水之阴。水南曰阴。”南朝梁江淹《为建平王聘隐逸教》:“挹於陵之操,想汉阴之高。”唐杜甫《喜晴》诗:“汉阴有鹿门,沧海有灵查。”明唐顺之《秋夜》诗:“汉阴鲜机械,河上多道情。”2.县名。在陕西省南部。后汉置汉阴县。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陕西五·汉中府》:“汉中城,又南有汉阴城。相传吕后所居胜览。”
【园】《唐韻》五丸切《集韻》《正韻》五官切,音岏。與刓同。《正韻》圭角泯鑠也。《莊子·齊物論》五者园而幾向方矣。 《集韻》同團。或作抏。(園)《唐韻》羽元切《集韻》于元切,音袁。《說文》所以樹果也。《初學記》有藩曰園。《易·賁卦》賁于丘園,束帛戔戔。《詩·鄭風》將仲子兮,無踰我園。《註》園者,圃之樊,其內可樹木也。又《周禮·地官·載師》以場圃任園地。《註》圃,種果蓏之屬。季秋,於其中爲場。樊圃謂之園,任者取正於是也。《又》園廛二十而一。《註》廛無穀,園少利,故僅二十而稅一也。又歷代帝王陵寢曰園。漢制,園陵有令,
【君】〔古文〕《唐韻》舉云切《集韻》《韻會》拘云切,音軍。《說文》尊也。从尹,發號,故从口。《白虎通》君者,羣也,羣下歸心也。《易·師卦》大君有命。《書·大禹謨》皇天眷命,奄有四海,爲天下君。又凡有地者,皆曰君。《儀禮·子夏傳》君,至尊也。《註》天子,諸侯,及卿大夫有地者皆曰君。《晉語》三世仕家君之。又夫人亦稱君。《詩·鄘風》我以爲君。《傳》君國小君。《箋》夫人對君稱小君。《論語》邦君之妻,邦人稱之曰君夫人。稱諸異邦曰寡小君,異邦人稱之亦曰君夫人。又子稱父母曰君。《易·家人》家人有嚴君焉,父母之謂也。又子孫稱先
【渭阳】1.《诗·秦风·渭阳》:“我送舅氏,曰至渭阳。”朱熹集传:“舅氏,秦康公之舅,晋公子重耳也。出亡在外,穆公召而纳之。时康公为太子,送之渭阳而作此诗。”后因以“渭阳”为表示甥舅情谊之典。唐杜甫《奉送卿二翁统节度镇军还江陵》诗:“寒空巫峡曙,落日渭阳情。”清沉复《浮生六记·坎坷记愁》:“吾父与君有渭阳之谊,欲媳青君谅无不允。”2.舅父的代称。唐李匡乂《资暇集·渭阳》:“徵舅氏事,必用渭阳,前辈名公,往往亦然。”宋孙光宪《北梦琐言》卷四:“唐毕相諴,家本寒微,其渭阳为太湖县伍伯。”清方文《石臼访韩元长》诗:“金
【竹】《廣韻》《集韻》《韻會》張六切《正韻》之六切,音竺。《說文》冬生靑艸,象形。下垂箁箬也。《竹譜》植類之中,有物曰竹。不剛不柔,非草非木。小異空實,大同節目。《又》竹雖冬蒨,性忌殊寒。九河鮮育,五嶺實繁。《詩·衞風》綠竹猗猗。《禮·月令》日短至,則伐木取竹箭。《周禮·夏官》東南曰揚州,其利金、錫、竹箭。《史記·貨殖傳》渭川千畝竹,其人與千戸侯等。《釋名》竹曰个。《淮南子·俶眞訓》竹以水生。又八音之一。《周禮·春官》播之以八音:金石土革絲木竹。《禮·樂記》竹聲濫,濫以立會,會以聚衆。《史記·律書註》古律用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