俸利沐均分,价称烦嘘噏

俸利沐均分,价称烦嘘噏

诗句读音
俸利沐均分平仄:仄 仄 仄 平 平
拼音: fèng4mùjūn fēn
价称烦嘘噏平仄:仄 仄 平 平
拼音: jià|jiè|jiechēng|chèn|chèngfánxū xī

俸利沐均分,价称烦嘘噏释义

【俸】《廣韻》扶用切《集韻》《韻會》房用切,音。秩祿也。《前漢·宣帝詔》今小吏勤事而俸薄,欲其無侵漁百姓,難矣。增其俸百石以上什五。《後漢·光武紀》詔增百官俸。《宋太祖詔》吏員猥多,難以求治。俸祿鮮薄,未可責廉。與其宂員而重費,莫若省官而益俸。差減其員,舊俸月增給五十。《長篇》賜韓世忠妻俸。 亦作奉。《前漢·公孫弘傳》奉祿甚多。

【利】〔古文〕《唐韻》《集韻》《韻會》力至切《正韻》力地切,音詈。《說文》銛也。从刀和,然後利,从和省。易利者,義之和也。《前漢·鼂錯傳》兵不完利,與空手同。又《廣韻》吉也,宜也。《易·賁卦》利有攸往。又私利也。《莊子·騈拇篇》小人以身殉利。又《禮·坊記》先財而後禮,則民利。《註》利猶貪也。又《前漢·高帝紀》徙齊楚大族五姓關中,與利田宅。《註》師古曰:利謂便好也。又《周禮·冬官考工記》軸有三理,三者以爲利也。《註》利,滑密也。又州名。《韻會》巴蜀地。晉西益州,梁改利州。又姓。《韻會》漢有利乾,爲中山相。又《韻補

【沐】《唐韻》《集韻》《韻會》《正韻》莫卜切,音木。《說文》濯髮也。《詩·衞風》豈無膏沐。《周禮·天官》宮人共王之沐浴。《疏》沐用潘,浴用湯。又《漢官儀》五日一假,洗沐,亦曰休沐。又潤澤之意。《後漢·明帝紀》冬無宿雪,春不燠沐。《註》沐,潤澤也。言無暄潤之氣。又治也。《禮·檀弓》夫子助之沐槨。又溟沐,細密之雨也。《揚子·太經》密雨溟沐。又姓。漢有陳郡太守沐寵。

【均分】公平分配;平均分配。《国语·周语中》:“昔我先王之有天下也,规方千里以为甸服……其餘均分公、侯、伯、子、男。”韦昭注:“均,平也。《周礼》:公之地方五百里,侯四百里,伯三百里,子二百里,男百里。”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笨麴并酒》:“用米亦无定方,準量麴势强弱。然其米要须均分为七分:一日一酘,莫令空闕。”孙中山《民报周年纪念演说词》:“有主张废资本家归诸国有的,有主张均分于平民的,有主张归诸公有的,议论纷纷。”2.谓按等级规定分配。《史记·礼书》:“固塞不树,机变不张,然而国晏然不畏外而固者,无他故焉,明道

【价】《唐韻》古拜切《集韻》《韻會》《正韻》居拜切,音戒。善也。又大也。《詩·大雅》价人維藩。又佋价。與介同。(價)《唐韻》古訝切《集韻》《韻會》《正韻》居迓切,音駕。《說文》物直也。《家語》孔子爲政三月,鬻羔豚者不飾價。《後漢·張讓傳》當差之官者,皆于西園諧價。 古借用賈。賈音古,轉去聲,義同。

【烦】《唐韻》附袁切《集韻》《韻會》符袁切,音樊。《說文》熱頭痛也。又《增韻》不也。《書·說命》禮煩則亂。又《玉篇》干煩也。《左傳·僖二十九年》敢以煩執事。又《禮·樂記》衞音趨數煩志。《註》煩,勞也。又《左傳·定二年》嘖有煩言。《註》煩,言忿爭。又《增韻》悶也。《史記·倉公傳》病使人煩懣。又鳥名。《司馬相如·上林賦》煩鶩鷛。《註》徐廣曰:煩鶩,一作番。《漢書·音義》煩鶩,鳧也。郭璞云:煩鶩,鴨屬。又地名。《戰國策》襲燕樓煩數縣。《註》樓煩,屬鴈門。又叶符筠切。《陳琳·大暑賦》料救藥之千百兮,祇累熱而增煩。燿靈管

【嘘噏】吐纳;呼吸。三国魏阮籍《咏怀》诗之七七:“乘云御飞龙,嘘噏嘰琼华。”《后汉书·方术传下·王真》“悉能行胎息胎食之方”李贤注引晋葛洪《抱朴子》:“胎息者能不以口鼻嘘噏,如在胎之中。”《文选·木华<海赋>》:“嘘噏百川,洗涤淮汉。”李善注:“嘘噏,犹吐纳也。”唐元结《县令箴》:“为其动静,是人祸福;为其嘘噏,作人寒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