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露商量借膏沐,燕脂深浅入肌肤
诗句 | 读音 |
---|---|
燕脂深浅入肌肤 | 平仄:平 平 平 平 仄 平 平 拼音: yān zhīshēn qiǎnrùjī fū |
风露商量借膏沐 | 平仄:平 仄 平 平 仄 平 仄 拼音: fēng lùshāng liángjiègào mù |
风露商量借膏沐,燕脂深浅入肌肤释义
【燕脂】1.即胭脂。一种红色的颜料。南朝梁萧统《美人晨妆》诗:“散黛随眉广,燕脂逐脸生。”唐元稹《离思》诗之一:“自爱残妆晓镜中,环釵谩篸緑丝丛。须臾日射燕脂颊,一朵红苏旋欲融。”燕,一本作“臙”。五代马缟《中华古今注·燕脂》:“盖起自紂,以红蓝花汁凝作燕脂。以燕国所生,故曰燕脂。涂之作桃花粧。”宋陆游《新津小宴之明日欲游修觉寺以雨不果呈范舍人》诗:“风雨长亭话别离,忍看清泪湿燕脂。”参见“燕支”。2.泛指红色。唐杜甫《曲江对雨》诗:“林花著雨燕脂落,水荇牵风翠带长。”一本作“燕支”。宋王安石《木芙蓉》诗:“水边
【深浅】1.指水的深浅程度。引申指事物的轻重、大小、多少等。汉董仲舒《春秋繁露·正贯》:“论罪源深浅,定法诛,然后絶属之分别矣。”《汉书·宣帝纪》:“皆受官禄田宅财物,各以恩深浅报之。”唐独孤及《和赠远》:“借问离居恨深浅,祇应独有庭花知。”2.比喻分寸。《西游记》第七四回:“那老者笑道:‘这和尚不知深浅,那三个魔头,神通广大得紧哩!’”石灵《捕蝗者》:“有那不识深浅的小伙子,故意嚷道:‘弄不好,连他家坟地也给刨了,别怪人。’”3.偏义。指深。宋李持正《明月逐人来·上元》词:“星河明澹,春来深浅,红莲正满城开遍。
【入】《唐韻》人執切《集韻》《韻會》日汁切《正韻》日執切,任入聲。《說文》內也。《玉篇》進也。《禮·少儀》事君,量而後入。《檀弓》孟獻子比御而不入。《註》言雖比次婦人之當御者,猶不入寢也。又《春秋·隱二年》莒人入向。《定六年》於越入吳。《傳》造其國都曰入,弗地曰入。《註》謂勝其國邑,不有其地也。入者,逆而不順,非王命而入人國也。又《廣韻》納也,得也。又《增韻》沒也。又《楞嚴經》六入謂六塵,卽眼入色,耳入聲也。又《敎坊記》每日常在天子左右爲長入。漢典考證:〔《檀弓》孟子比御而不入。〕 謹照原書孟子改爲孟獻子。 考
【肌肤】1.肌肉与皮肤。《礼记·礼运》:“故礼义也者,人之大端也,所以讲信脩睦,而固人之肌肤之会,筋骸之束也。”《史记·孝文本纪》:“夫刑至断支体,刻肌肤,终身不息,何其楚痛而不德也,岂称为民父母之意哉!”唐杜甫《哀王孙》诗:“已经百日窜荆棘,身上无有完肌肤。”碧野《没有花的春天》第十三章:“入夏的夜气在这山野之间仍然散布着一种浸人肌肤的森凉。”2.喻最亲近或亲密者。犹骨肉。汉董仲舒《春秋繁露·玉杯》:“《春秋》不讥其前,而顾讥其后,必以三年之丧,肌肤之情也。”《汉书·叙传上》:“高四皓之名,割肌肤之爱。”颜师古
【风露】1.风和露。《韩非子·解老》:“时雨降集,旷野閒静,而以昏晨犯山川,则风露之爪角害之。”唐王昌龄《东溪翫月》诗:“光连虚象白,气与风露寒。”郁达夫《采石矶》二:“昨天晚上,因为月亮好得很,仲则竟犯了风露,在园里看了一晚的月亮。”2.犹风寒。《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二:“那老妈又是高年,船上早晚感冒些风露,一病不起。”
【商量】1.商决;计议;讨论。《易·兑》“商兑未寧”三国魏王弼注:“商,商量裁制之谓也。”《魏书·食货志》:“臣等商量,请依先朝之詔,禁之为便。”唐韩愈《顺宗实录三》:“叔文日时至此商量公事,若不得此院职事,即无因而至矣!”宋苏辙《论吏额不便二事札子》:“臣详定之日,与众官商量。”巴金《秋》一:“他们有很多事情要跟你商量。”2.意见;办法。《北史·隋房陵王勇传》:“太子毓德东宫,左右何须强武?如我商量,恒於交番之日,分向东宫上下,团伍不别,岂非好事邪?”《儿女英雄传》第三回:“如今有个商量……程师老爷替想想行得行
【借】《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子夜切,嗟去聲。假也,貸也,助也,推獎也。《家語》在貧如客,使其臣如借。《註》言不有其身,如借使也。《前漢·文帝紀》假借納用。又艸履曰不借。《釋名》言賤易有各自蓄之,不假借人也。又設辭。《詩·大雅》借曰未知,亦旣抱子。又與藉耤通。又與假通。《後漢·李充傳》無所借借。《註》下音假。又《唐韻》《集韻》《韻會》《正韻》資昔切,音積。義同。 本作,隸省作借,別作徣。漢典考證:〔《釋名》艸履曰不借。《註》言賤易有各自置,不假借也。〕 謹照原文改爲艸履曰不借。釋名言賤易有各自蓄之,不假
【膏沐】1.古代妇女润发的油脂。《诗·卫风·伯兮》:“自伯之东,首如飞蓬,岂无膏沐,谁适为容?”朱熹集传:“膏,所以泽髮者;沐,涤首去垢也。”三国魏曹植《求通亲亲表》:“妃妾之家,膏沐之遗,岁得再通。”清曹寅《归舟和培山见答韵》:“楚妃屏膏沐,越女乱粧靚。”鲁迅《集外集拾遗补编·关于“粗人”》:“她本有‘膏沐’,头发油光,只因老爷出征,这才懒得梳洗,随随便便了。”2.借喻德政或恩泽。《楚辞·王逸<九思·悯上>》:“思灵泽兮膏沐,怀兰英兮把琼若。”原注:“灵泽,天之膏沐也,盖喻德政。”明吾邱瑞《运甓记·手板击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