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炉蟹眼候松声,罛篱亲捞微带生
诗句 | 读音 |
---|---|
罛篱亲捞微带生 | 平仄:平 平 平 平 仄 平 韵脚:下平十二庚 拼音: 1líqīn|qìnglāo1dàishēng |
风炉蟹眼候松声 | 平仄:平 平 仄 仄 仄 平 平 拼音: fēng lúxiè yǎnhòusōng shēng |
风炉蟹眼候松声,罛篱亲捞微带生释义
【罛】《廣韻》古胡切《集韻》《韻會》《正韻》攻乎切,音姑。《說文》魚罟也。《爾雅·釋器》魚罟謂之罛。《註》最大罟也。《詩·衛風》施罛濊濊。《魯語》水虞於是乎講罛罶,取名魚。又《張衡·西京賦》睽罛庨豁。《註》形貌。
【篱】《集韻》鄰知切,音離。笊篱,竹器。(籬)《廣韻》呂支切《集韻》《韻會》鄰知切《正韻》鄰溪切,音離。籓籬也。《釋名》籬,離也。以柴竹作之。疏離,離也。《晉書·庾袞傳》與弟子樹籬,跪而授條,曰:幽顯易操,非君子意。又笊籬,竹杓。又叶良何切。《楚辭·招魂》軒輬旣低,步騎羅些。蘭薄戸樹,瓊木籬些。 《正韻》亦作蘺、。
【微】《唐韻》《集韻》《韻會》《正韻》無非切,音薇。《爾雅·釋詁》幽微也。《易·繫辭》知微知彰。《書·大禹謨》道心惟微。又《廣韻》微,妙也。《禮·禮運》德產之致也精微。又《說文》隱行也。《史記·秦始皇紀》微行咸陽。又《廣韻》細也。《孟子》乃孔子,則欲以微罪行。又《玉篇》不明也。《詩·小雅》彼月而微,此日而微。又《韻會》衰也。《詩·小雅》式微式微。《箋》微乎微者也。《史記·杞世家》杞小微。又《韻會》賤也。《尚書序》虞舜側微。又《爾雅·釋詁》匿微也。《註》微謂逃藏也。《左傳·哀十六年》白公奔山而縊,其徒微之。《註》
【带】《唐韻》《集韻》《韻會》《正韻》當蓋切,音。《說文》紳也。男子搫帶,婦人帶絲,象繫佩之形。佩必有巾,故帶从巾。《徐鉉曰》卌,其帶上連屬固結處。《釋名》帶,蔕也。著於衣,如物之繫蔕也。《易·訟卦》或錫之鞶帶。《疏》鞶帶大帶也。《禮·玉藻》凡帶有率,無箴功。《疏》謂其帶旣襌,亦以箴緶緝其側,但繂襵之,無別裨飾之箴功。又《揚子·方言》厲謂之帶。《註》小爾雅,帶之垂者曰厲。《詩·小雅》垂帶而厲。又佩也。《禮·月令》帶以弓。又《揚子·方言》行也。《註》隨人行也。又蟲名。《莊子·齊物論》螂蛆甘帶。又書帶,草名。《三齊
【生】〔古文〕《唐韻》所庚切《集韻》《韻會》《正韻》師庚切,音甥。《說文》進也。《玉篇》起也。《莊子·外物篇》凡道不欲壅,壅則哽,哽而不止則跈,跈則衆害生。《註》生,起也。又《玉篇》產也。《博雅》人十月而生。《穀梁傳·莊二年》獨隂不生,獨陽不生,獨天不生,三合然後生。又出也。《易·觀卦》上九觀其生,君子無咎。《註》生,猶動出也。又養也。《周禮·天官·大宰》五曰生以馭其福。《註》生,猶養也。賢臣之老者,王有以養之。《左傳·哀元年》越十年生聚,而十年敎訓。又《韻會》死之對也。《孟子》生,亦我所欲也。《前漢·文帝紀》
【风炉】小型的炉子。古代多用于煮茶烫酒等。唐陆羽《茶经·器》:“风炉,以铜铁铸之,如古鼎形。”一本作“风罏”。唐岑参《晚过磐石寺礼郑和尚》诗:“岸花藏水碓,溪竹映风炉。”宋陆游《同何元立蔡肩吾至东丁院汲泉煮茶》诗之二:“旋置风炉清樾下,它年奇事记三人。”《红楼梦》第三八回:“那边有两三个丫头煽风炉煮茶,这边另有几个丫头也煽风炉烫酒呢。”2.今泛指炊事用的炉子。茅盾《归途杂拾·“韩江船”》:“每天负担过重的,却是船上的那两只小小的行灶。其实只是大些的风炉。”
【蟹眼】睛。比喻水初沸时泛起的小气泡。宋庞元英《谈薮》:“俗以汤之未滚者为盲汤,初滚者曰蟹眼,渐大者曰鱼眼,其未滚者无眼,所语盲也。”《警世通言·王安石三难苏学士》:“﹝荆公﹞命童儿茶灶中煨火,用银銚汲水烹之。先取白定碗一隻,投阳羡茶一撮于内。候汤如蟹眼,急取起倾入。”清赵翼《青山庄歌》:“《茶经》蟹眼淬旗枪,食品猩脣调醢酱。”2.茶的一种。宋杨伯嵒《臆乘·茶名》:“茶之所产,六经载之详矣。独异美之名未备……若蟾背、虾鬚、鹊舌、蠏眼、瑟瑟尘、霏霏靄及鼓浪、涌泉、琉璃眼、碧玉池。又皆茶事中天然偶字也。”明史叔考《黄
【候】《唐韻》胡遘切《集韻》下遘切,音後。訪也。又伺望也。《前漢·張禹傳》上臨候禹。又《釋名》候,護也,可護諸事也。又候人,道路迎送賔客之官。《詩·曹風》彼候人兮,何戈與祋。又斥候。《孫奕示兒編》斥候謂檢行險阻,伺候盜賊。俗作堠。又氣候,證候。又叶後五切,音祐。《楊泉蠶賦》爰求柔桑,切若細縷。起止得時,燥溼是候。 《說文》有無候。互見前侯字註。
【松声】战国楚宋玉《高唐赋》:“俯视崝嶸,窐寥窈冥,不见其底,虚闻松声。”宋王安石《欹眠》诗:“松声悲永夜,荷气馥初凉。”《儿女英雄传》第五回:“隔墻一望,里面塔影冲霄,松声满耳,香烟冷落,殿宇荒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