锋铓拂尘见飞影,把握惊人持夜光

锋铓拂尘见飞影,把握惊人持夜光

诗句读音
把握惊人持夜光平仄:仄 仄 平 平 平 仄 平
韵脚:下平十一唐
拼音: bǎ wòjīng rénchíyèguāng
锋铓拂尘见飞影平仄:平 仄 平 仄 平 仄
拼音: fēng mángfú chénjiàn|xiànfēi yǐng

锋铓拂尘见飞影,把握惊人持夜光释义

【把握】把所握之大小长短。《国语·楚语下》:“郊禘不过茧栗,烝尝不过把握。”韦昭注:“把握,长不出把。”按,指祭祀用的牛的角。汉晁错《论贵粟疏》:“其为物轻微易藏,在於把握。”《文选·王褒<四子讲德论>》:“今子执分寸而罔亿度,处把握而却寥廓。”吕向注:“把握,言把握之狭也。”2.掌握;执持。《淮南子·原道训》:“行而不可得穷极也,微而不可得把握也。”唐柳宗元《贞符》:“运臂率指,屈伸把握,莫不统率。”明高攀龙《讲义·君子修己以敬章》:“不知圣人把握宇宙枢纽,万化都在於此,人也以此去安百姓也。”侯外庐《坎坷的历程

【惊人】。《韩非子·喻老》:“虽无飞,飞必冲天;虽无鸣,鸣必惊人。”唐杜甫《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诗:“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儿女英雄传》第五回:“一个不知姓名的女人,花容月貌,荆釵布裙,本领惊人。”冰心《寄小读者》十三:“我的烦闷,都被这惊人的风雨,吹打散了。”

【持】《唐韻》直之切《集韻》《韻會》澄之切,音治。《說文》握也。《廣韻》執也。《詩·大雅·鳧鷖序》持盈守成。《疏》執而不釋謂之持,是手執之也。《禮·射義》持弓矢審固。《史記·秦始皇紀》大吏持祿取容。又把持也。《史記·酷吏傳》寧成爲任俠,持吏長短。又軍持,汲水具,梵語也,猶華言缾。《陸游詩》遊山雙不借,取水一軍持。《註》不借,草履名。又《正韻》知切,音馳。義同。又叶如切,音除。《古隴西行》淸白各異尊,酒上玉華疏。酌酒持與客,客言主人持。

【夜】〔古文〕《唐韻》羊謝切《集韻》《韻會》寅謝切《正韻》寅射切,耶去聲。日入爲夜,與晝對。《夏小正》時有養夜。《註》猶言永夜也。《周禮·秋官·司寤氏》以星分夜,以詔夜士夜禁。《衞宏·漢舊儀》晝漏盡,夜漏起,省中黃門持五夜。《註》晝有朝禺中晡夕,夜有甲乙丙丁戊。漢制,金吾掌宮外,戒非常,惟元夜弛禁,前後各一日,謂之放夜。又宣夜,窺天之器。《蔡邕·釋誨》言天體者有三,一曰周髀,二曰宣夜,三曰渾天。又夜明,祭月之坎。《禮·祭法》夜明,祭月也。又武宿夜,武舞曲名。《禮·祭統》舞莫重於武宿夜。又子夜,晉曲名。《樂府·解

【光】〔古文〕炗《唐韻》古黃切《集韻》《韻會》《正韻》姑黃切,廣平聲。《說文》从火在人上。本作灮,今作光。《徐曰》光明意也。《易·需卦》有孚光亨。《程傳》有孚則能光明而亨通。《正韻》輝光,明耀華彩也。又《集韻》太歲在辛曰重光。又諡法,能紹前業曰光。又姓。《廣韻》田光後,秦末子孫避地,以光爲氏。晉有光逸。又《集韻》古曠切,廣去聲。飾色也。或作。

【锋铓】见“锋芒”。

【拂尘】掸拭尘埃和驱赶蚊蝇的器具。《警世通言·王安石三难苏学士》:“﹝荆公﹞亲手於鹊尾瓶中,取拂尘将尘拂去,儼然如旧。”《红楼梦》第三回:“旁边丫鬟执着拂尘、漱盂、巾帕,李紈、凤姐立於案边布让。”老舍《老张的哲学》第二七:“﹝兰先生﹞手里一把白马尾拂尘,风儿吹过,绸大衫在下部飘起,白拂尘遮满前胸,长头发散在项后,上中下三部迎风飘舞,真是飘然欲仙。”2.封建时代皇室卤簿仪仗之一。按等级各有定制。《清会典图·舆卫二·卤簿二》:“皇帝卤簿拂尘,朱氂为之,长二尺,结於木柄,柄长二尺一寸二分,围一寸五分七釐,通髤以金,上饰

【见】《唐韻》《廣韻》古甸切《集韻》《類篇》《韻會》《正韻》經電切,堅去聲。《說文》視也。从目从儿。《易·乾卦》飛龍在天,利見大人。《疏》德被天下,爲萬物所瞻覩。《書·立政》灼見三有俊心。《禮·王制》問百年者就見之。《周禮·春官》大宗伯以賔禮親邦國,春見曰朝,夏見曰宗,秋見曰覲,冬見曰遇,時見曰會,殷見曰同。《註》此六禮者,以諸侯見王爲義。《史記·五帝紀》舜擇吉月日,見四嶽、諸牧、班瑞。《前漢·東方朔傳》未得省見。《註》言不爲所拔識也。又《通鑑》漢武帝元光五年,張湯、趙禹定律令,務在深文,作見知法。詳矢部知字註

【飞影】明沉周《经尚湖望虞山》诗:“高云仰见出翠壁,飞影下接沧波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