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轺续食论乡士,采服承颜断织亲
诗句 | 读音 |
---|---|
封轺续食论乡士 | 平仄:平 平 仄 平 平 平 仄 拼音: fēngyáoxùshí|sì|yìlùn|lúnxiāng shì |
采服承颜断织亲 | 平仄:仄 平 平 平 仄 平 平 拼音: cǎi fúchéng yánduàn zhīqīn|qìng |
封轺续食论乡士,采服承颜断织亲释义
【轺】《廣韻》《集韻》《韻會》《正韻》餘招切,音遙。《說文》小車也。《釋名》軺,遙也。四向遠望之車也。《前漢·平帝紀》徵天下通知逸經古記者,在所爲駕,一封軺傳,遣詣京師。《註》以一馬軺車而乗傳。又《廣韻》市招切《集韻》時饒切,音韶。《正韻》丁聊切,音刁。義同。 一作。
【续】〔古文〕賡《廣韻》似足切《集韻》《韻會》《正韻》松玉切,音俗。《說文》連也。《爾雅·釋詁》繼也。《書·盤庚》予迓續乃命于天。《詩·小雅》似續妣祖。《禮·深衣》續袵鉤邊。《註》續,猶屬也。又姓。《廣韻》舜七友,有續牙。《急就篇註》續氏,晉大夫續伯之後。又與績同。《穀梁傳·成五年》伯尊其無績乎。《註》績,或作續。又《集韻》辭屢切。詩隂靷沃續。徐邈說。
【论】《唐韻》《集韻》《韻會》《正韻》盧昆切,音崘。《說文》議也。《廣韻》說也。《周禮·春官·大司樂·賈疏》直言曰論,答難曰語。論者,語中之別,與言不同。又《論語·序解正義》論者,綸也,輪也,理也,次也,撰也。以此書可經綸世務,故曰綸,圓轉無窮故曰輪,蘊含萬理故曰理,篇章有序故曰次,羣賢集定故曰撰。《文心雕龍》昔仲尼微言,門人追述,故仰其經目,稱爲論語,蓋羣論立名,始于兹矣。又《釋名》倫也,有倫理也。《玉篇》思理也。《詩·大雅》於論鼓鐘。《傳》思也。《鄭箋》論之言倫也。《朱傳》言得其倫理也。又《增韻》紬繹討論也
【乡士】1.《周礼》官名。执掌本乡兼掌国中的狱讼。《周礼·秋官·乡士》:“乡士,掌国中,各掌其乡之民数而纠戒之。”郑玄注:“言掌国中,此主国中狱也。六乡之狱在国中。”2.犹乡绅。唐元稹《月三十韵》:“司存委乡士,新拜出郊畿。”宋周煇《清波杂志》卷中:“煇在上饶,於乡士余公座上,因论诗。”3.古代赐给耆老的爵号名。明顾起元《客座赘语·里士乡士》:“洪武十九年六月二十日,詔赐耆老粟帛……应天凤阳民八十以上,天下民九十以上赐爵乡士,与县官平礼,并免杂役,冠带服色别议颁行,正官岁一存问。”清大汕《海外纪事》卷六:“日惧羣
【采服】1.古代按等级区分的有彩色纹饰的衣服。《国语·楚语下》:“使名姓之后,能知四时之生、牺牲之物、玉帛之类,采服之仪……而心率旧典者为之宗。”2.泛指色彩华美的衣服。唐权德舆《送崔端公入京觐省》诗:“带月轻帆疾,迎霜采服新。”古代“九服”之一。《周礼·夏官·职方氏》:“其(男服)外方五百里曰采服。”参见“九服”。
【承颜】尊长的颜色。谓侍奉尊长。《汉书·雋不疑传》:“闻暴公子威名旧矣,今乃承颜接辞。”《晋书·孝友传序》:“柔色承颜,怡怡尽乐。”宋周密《武林旧事·庆寿册宝》:“寿皇圣孝,冠絶古今,承颜两宫,以天下养。”
【断织】相传孟轲少时,废学归家,孟母方绩,因引刀断其机织,曰:“子之废学,若吾断斯织也。”轲因勤学自奋,师事子思,遂成大儒。事见汉刘向《列女传·邹孟轲母》。后遂用为母亲督子勤学的典故。唐骆宾王《上兖州张司马启》:“加以承断织之慈训,得鋭志於书林;奉过庭之严规,遂容情於义圃。”2.为妻劝夫勤学之典。见《后汉书·列女传·乐羊子妻》:东汉乐羊子远出求学,以久行怀思,一年即归,妻引刀趋机曰:“夫子积学,当日知其所亡,以就懿德。若中道而归,何异断斯织乎?”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