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云神契合,舟楫道心微

风云神契合,舟楫道心微

诗句读音
舟楫道心微平仄:平 平 仄 平 平
韵脚:上平八微
拼音: zhōu jídào xīn1
风云神契合平仄:平 平 平 仄 仄
拼音: fēng yúnshénqì hé

风云神契合,舟楫道心微释义

【舟楫】檝”。1.《诗·卫风·竹竿》“檜楫松舟”毛传:“楫所以櫂舟,舟楫相配,得水而行。”后以“舟楫”泛指船只。《战国策·赵策二》:“今吾国东有河、薄洛之水,与齐、中山同之,而无舟檝之用。”唐孟浩然《临洞庭湖赠张丞相》诗:“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明何景明《咏怀》之五:“江湖多风涛,舟檝不可保。”王闿运《到广州与妇书》:“疏凿巨石,始通舟楫。”2.指行船。毛泽东《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第一章第一节:“在这个广大的领土之上……有很多的江河湖泽,给我们以舟楫和灌溉之利。”3.船桨。《楚辞·九章·惜往日》:“乘氾泭以

【道心】1.指天理,义理。《书·大禹谟》:“人心惟危,道心惟微。”蔡沉集传:“心者,人之知觉,主於中而应於外者也。指其发於形气者而言,则谓之人心,指其发於义理者而言,则谓之道心。”宋叶梦得《避暑录话》卷上:“道心者,喜怒哀乐之未发者也。”清王夫之《张子正蒙注·大心》:“其直指人心见性,妄意天性,不知道心,而以惟危之人心为性也。”冯友兰等注:“宋儒认为道心就是天理,人心就是人欲。天理是精微的,人欲是危险的。”2.客观事物最基本的精神。汉王充《论衡·薄葬》:“事莫明於有效,论莫定於有证,空言虚语,难得道心,人犹不信。

【微】《唐韻》《集韻》《韻會》《正韻》無非切,音薇。《爾雅·釋詁》幽微也。《易·繫辭》知微知彰。《書·大禹謨》道心惟微。又《廣韻》微,妙也。《禮·禮運》德產之致也精微。又《說文》隱行也。《史記·秦始皇紀》微行咸陽。又《廣韻》細也。《孟子》乃孔子,則欲以微罪行。又《玉篇》不明也。《詩·小雅》彼月而微,此日而微。又《韻會》衰也。《詩·小雅》式微式微。《箋》微乎微者也。《史記·杞世家》杞小微。又《韻會》賤也。《尚書序》虞舜側微。又《爾雅·釋詁》匿微也。《註》微謂逃藏也。《左傳·哀十六年》白公奔山而縊,其徒微之。《註》

【风云】云。《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至於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唐王勃《上巳浮江宴序》:“林壑清其顾盼,风云荡其怀抱。”闻一多《红烛·太阳吟》:“这里的风云另带一般颜色,这里鸟儿唱的调子格外凄凉。”2.指天文、天象。《后汉书·方术传上·杨由》:“﹝杨由﹞少习《易》,并七政、元气、风云占候。”《水浒传》引首:“那时西岳华山有个陈摶处士,是个道高有德之人,能辨风云气色。”3.古军阵名有“风”“云”等,后即以“风云”泛称军阵。唐王涯《从军词》之一:“戈甲从军久,风云识阵难。”明汤显祖《牡丹亭·折寇》:“接济风云

【神】〔古文〕《唐韻》食鄰切《集韻》《韻會》乗人切,音晨。《說文》天神,引出萬物者也。《徐曰》申卽引也,天主降氣,以感萬物,故言引出萬物。又《皇極經世》天之神棲乎日,人之神棲乎目。又神明。《書·大禹謨》乃聖乃神。《孔傳》聖無所不通,神妙無方。《易·繫辭》隂陽不測之謂神。《王弼云》神也者,變化之極,妙萬物而爲言,不可以形詰。《孟子》聖而不可知之謂神。又鬼神。陽魂爲神,隂魄爲鬼。氣之伸者爲神,屈者爲鬼。又諡法。《史記》民無能名曰神。又姓。漢騎都尉神矅。又升人切,音伸。《張衡·東京賦》神荼副焉。《註》海中神名。神,音

【契合】气相投。唐杜甫《投赠哥舒开府翰》诗:“策行宜战伐,契合动昭融。”元揭傒斯《宋徽宗曲宴蔡京图画记》诗:“君臣契合同尧舜,礼乐光华迈汉唐。”秦牧《漫记端木蕻良》:“我个人,相信他们两位思想、感情有很契合的一面,但在生活习气上也有不大调和的地方。”2.符合。宋叶适《受玉宝贺笺》:“慰满民望,契合天心。”明唐顺之《答茅鹿门知县书》:“熟观鹿门之文及鹿门与人论文之书,门庭路径与鄙意殊有契合。”冰心《寄小读者》十六:“多看古人句子,令自己少写好些。一面欣与古人契合,一面又有‘恨不踊身千载上,趁古人未说我先说’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