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云下走若冯虚,目极长空千里余
诗句 | 读音 |
---|---|
风云下走若冯虚 | 平仄:平 平 仄 仄 仄 平 平 拼音: fēng yúnxiàzǒu4|3féng xū |
目极长空千里余 | 平仄:仄 平 平 平 平 仄 平 韵脚:上平九魚 拼音: mù jícháng kōngqiān lǐyú |
风云下走若冯虚,目极长空千里余释义
【风云】云。《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至於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唐王勃《上巳浮江宴序》:“林壑清其顾盼,风云荡其怀抱。”闻一多《红烛·太阳吟》:“这里的风云另带一般颜色,这里鸟儿唱的调子格外凄凉。”2.指天文、天象。《后汉书·方术传上·杨由》:“﹝杨由﹞少习《易》,并七政、元气、风云占候。”《水浒传》引首:“那时西岳华山有个陈摶处士,是个道高有德之人,能辨风云气色。”3.古军阵名有“风”“云”等,后即以“风云”泛称军阵。唐王涯《从军词》之一:“戈甲从军久,风云识阵难。”明汤显祖《牡丹亭·折寇》:“接济风云
【下】〔古文〕丅《廣韻》胡雅切《集韻》《韻會》《正韻》亥雅切,遐上聲。在下之下,對上之稱。《易·乾·文言》本乎地者親下。又《說文》底也。《玉篇》後也。又賤也。又《儀禮·士相見禮》始見于君,執摯至下。《鄭註》下謂君所。《賈疏》不言所而言下者。凡臣視袷已下,故言下也。又《集韻》《韻會》亥駕切,遐去聲。《正韻》降也,自上而下也。《易·屯卦》以貴下賤。《詩序》君能下下。又《爾雅·釋詁》下,落也。《郉疏》下者,自上而落也。草曰零,木曰落。又去也。《周禮·夏官·司士》歲登,下其損益之數。又《韻補》叶後五切,音戶。《詩·召南
【若】〔古文〕《唐韻》而灼切《集韻》《韻會》《正韻》日灼切,音弱。《說文》若,擇菜也。又《玉篇》杜若,香草。《楚辭·九歌》采芳洲兮杜若。《夢溪筆談》杜若,卽今之高良薑。又順也。《書·堯典》欽若昊天。《傳》敬順也。《詩·小雅》曾孫是若。又汝也。《儀禮·士昏禮》勗帥以敬先妣之嗣,若則有常。《晉語》晉文公謂勃鞮曰:爾爲惠公從余于渭濵,命曰三日,若宿而至。又如也。《書·盤庚》若網在綱。又乃也。《周語》必有忍也,若能有濟也。又語辭。《儀禮·士相見禮》君若降送之,則不敢顧。《疏》若者,不定之辭也。又《前漢·武帝紀》民年九十
【冯虚】凌空;腾空。宋苏轼《前赤壁赋》:“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清葆光子《物妖志·音乐·琴瑟琵琶》:“生愈添怏怏,惜不能效冯虚之御风也。”
【目极】目力远望。《楚辞·招魂》:“目极千里兮伤春心,魂兮归来哀江南。”北魏杨衒之《洛阳伽蓝记·冲觉寺》:“西北有楼,出凌云臺,俯临朝市,目极京师。”唐王维《和使君五郎西楼望远思归》:“高楼望所思,目极情未毕。”元刘祁《归潜志》卷十三:“且目极皆山,无平地。”典
【长空】空。天空辽阔无垠,故称。南朝梁萧统《弓矢赞》:“杨叶命中,猿堕长空。”唐元稹《谕宝》诗:“大鹏无长空,举翮受羈絏。”宋辛弃疾《太常引》词:“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毛泽东《沁园春·长沙》词:“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千里】指路途遥远或面积广阔。《左传·僖公三十二年》:“师之所为,郑必知之,勤而无所,必有悖心,且行千里,其谁不知。”《后汉书·公孙瓒传》:“今吾诸营楼樐千里,积谷三百万斛,食此足以待天下之变。”唐孟郊《喜雨》诗:“朝见一片云,暮成千里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