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枝何不定,忽忽到佳城
风枝何不定,忽忽到佳城释义
【风枝】1.喻父母死亡,不得奉养。北周庾信《周大将军司马裔神道碑》:“慟甚风枝,悲深霜露。”参见“风树”。2.风吹拂下的树枝。唐戴叔伦《客夜与故人偶集》诗:“风枝惊暗鹊,霜草覆寒蛩。”宋曾慥《高斋漫录》:“南唐有画,黄头子数十枚集于风枝上。”
【何】《唐韻》胡歌切《集韻》《韻會》《正韻》寒歌切,賀平聲。曷也,奚也,孰也,詰詞也。《書·臯陶謨》禹曰何。《詩·小雅》夜如何其。又誰何。猶言莫敢如何也。《賈誼·過秦論》利兵而誰何。又未多時曰無何,亦曰無幾何。《史記·曹參傳》居無何,使者果召參。又《前漢·袁盎傳》南方濕,君能日飮,無何,可免禍也。《註》無何,言更無餘事也。又《南史·西域傳》西域呼帽爲突何。又《古今樂錄》羊無夷伊那何,皆曲調之遺聲。又國名。《隋書》西域有何國。又姓。又娙何,漢女官名,秩比二千石。又《集韻》《正韻》下可切,賀上聲。同荷。儋也,負也。
【不定】不安定;不稳定。《庄子·天地》:“纯白不备,则神生不定;神生不定者,道之所不载也。”《史记·循吏列传》:“市乱,民莫安其处,次行不定。”萧乾《雁荡行·灵峰道上》:“这时瀑布又为瓮口外面的风吹得忽东忽西,飘摇不定。”2.没有一定。南朝梁江淹《别赋》:“是以别方不定,别理千名。”北魏杨衒之《洛阳伽蓝记·宋云惠生使西域》:“此杖轻重不定。”3.不住;不止。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四:“鶯鶯感此,閤不定粉泪涟涟,吞声窨气埋冤。”清纳兰性德《金缕曲·再赠梁汾用秋水轩旧韵》:“依旧回廊新月在,不定竹声撩乱。”4.副
【忽忽】,急速貌。《楚辞·离骚》:“欲少留此灵琐兮,日忽忽兮其将暮。”宋王安石《骅骝》诗:“怒行追疾风,忽忽跨九州。”清戴名世《戴母唐孺人寿序》:“忽忽遂至四五十年,恍如昨日,而余亦老矣。”胡国梁《黄花岗之役》:“我在教练所,忽忽已有一个多礼拜了。”2.迷糊,恍忽。《文选·宋玉<高唐赋>》:“悠悠忽忽,怊悵自失。”李善注:“忽忽,迷也。”汉司马迁《报任安书》:“是以肠一日而九迴,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其所往。”晋张华《博物志》卷二:“后其人忽忽如失魂,经日乃差。”明何景明《还至别业》诗之一:“寧知非梦寐,忽忽
【到】《唐韻》《正韻》都導切《集韻》《韻會》刀號切,音倒。《爾雅·釋詁》到,至也。《疏》到者,自遠而至也。《詩·大雅》靡國不到。又姓。《韻會》出彭城楚令尹屋到之後。
【佳城】西京杂记》卷四:“滕公驾至东都门,马鸣跼不肯前,以足跑地久之。滕公使士卒掘马所跑地,入三尺所,得石槨。滕公以烛照之,有铭焉……曰:‘佳城鬱鬱,三千年见白日。吁嗟滕公居此室!’滕公曰:‘嗟乎天也!吾死其即安此乎?’死遂葬焉。”《文选·沉约<冬节后至丞相第诣世子车中作>诗》:“谁当九原上,鬱鬱望佳城。”李周翰注:“佳城,墓之塋域也。”唐李邕《云麾将军李府君神道碑》:“桐柏烈烈,碑闕崇崇。盛业何许?佳城此中。”明徐霖《绣襦记·慈母感念》:“嘆老景谁奉肥甘,葬佳城谁举灵輀?”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姊妹易嫁》:“汝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