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翥鸾飞空燕子,宝香犹惹流苏
诗句 | 读音 |
---|---|
宝香犹惹流苏 | 平仄:仄 平 平 仄 平 平 拼音: bǎo xiāngyóurěliú sū |
凤翥鸾飞空燕子 | 平仄:仄 仄 平 平 平 平 仄 拼音: fèngzhùluánfēi kōngyàn zi |
凤翥鸾飞空燕子,宝香犹惹流苏释义
【宝香】1.供奉神佛所烧的香。《华严经·十回向品》:“阿僧祇宝香,其香普熏一切世界。”《敦煌变文集·大目乾连冥间救母变文》:“和尚欲得阿孃出,不如归家烧宝香。”元陈旅《送李盘中真人代祀江南三名山》诗:“琮玉礼神通景气,宝香随地结晴嵐。”2.熏香的美称。宋辛弃疾《满江红·建康史帅致道席上赋》词:“料想宝香黄阁梦,依然画舫清溪笛。”清龚自珍《导引曲》:“无情绪,无情绪,寂寞掩重门。银蜡心多才有泪,宝香字断更无痕,梨花浸黄昏。”
【犹】《集韻》尤救切,音宥。獸名。(猶)《唐韻》以周切《集韻》《韻會》夷周切,音由。《說文》玃屬。从犬,酋聲。《集韻》居山中,聞人聲豫登木,無人乃下。世謂不決曰猶豫。或作。《爾雅·釋獸》猶如麂,善登木。《註》健上樹。《禮·曲禮》所以使民決嫌疑,定猶與也。《疏》猶與,二獸,皆進退多疑。人多疑惑者似之,故謂之猶與。《淮南子·兵略訓》擊其猶猶,凌其與與。又《說文》隴西謂犬子爲猶。又《廣韻》似也。《詩·召南》寔命不猶。《傳》猶,若也。又《小雅》淑人君子,其德不猶。《禮·喪服》兄弟之子猶子也。又《集韻》可止之辭也。《詩·
【惹】《唐韻》人者切《集韻》《韻會》《正韻》爾者成,音喏。《說文》亂也。从心若聲。《增韻》引著也。又《韻會》詭也,也,絓也。又《廣韻》而灼切《集韻》日灼切,音弱。《廣雅》挐也。一曰綽惹,不定貌。 或作。
【流苏】用彩色羽毛或丝线等制成的穗状垂饰物。常饰于车马、帷帐等物上。《文选·张衡<东京赋>》:“駙承华之蒲捎,飞流苏之骚杀。”李善注:“流苏,五采毛杂之以为马饰而垂之。”唐卢照邻《长安古意》诗:“龙衔宝盖承朝日,凤吐流苏带晚霞。”《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五回:“再到房里看时,红木大牀,流苏熟罗帐子,妆奩器具,应有尽有。”丁玲《韦护》第三章一:“一盏吊在房中央,是中国宫庭里用的八角的有流苏的纱灯。”2.借指饰有流苏的帷帐。前蜀韦庄《天仙子》词:“深夜归来长酩酊,扶入流苏犹未醒。”清陈维崧《菩萨蛮·题青溪遗事画册同
【鸾】《廣韻》落官切《集韻》《韻會》盧丸切《正韻》盧官切,音鑾。神鳥也,赤神之精,鳳凰之佐,雞身赤毛,色備五采,鳴中五音,出女牀山。《山海經》女牀山有鳥,狀如翟而五彩文,名曰鸞。見則天下安寧。又《洽聞記》蔡衡曰:多赤色者鳳,多靑色者鸞。《李賀詩》銅鏡立靑鸞。又鸞鈴。《詩·小雅》和鸞雝雝。《毛傳》在軾曰和,在鑣曰鸞。《左傳·桓二年》鍚鸞和鈴,昭其聲也。《杜註》鍚在馬額,鸞在鑣,和在衡,鈴在旂,動皆有聲。《埤雅》鸞鳥,雌曰和,雄曰鸞。禮云:在輿則聞鸞和之聲,蓋取諸此。古時鸞輿順動,此鳥飛集車上,雄鳴於前,雌應於後。
【飞空】飞入空中。唐储光羲《咏山泉》:“映地为天色,飞空作雨声。”宋王安石《送吴显道》诗之一:“上有横河断海之浮云,可望不可攀。飞空结楼臺,影动杳裊冲融间。”
【燕子】1.家燕的通称。《乐府诗集·杂曲歌辞十三·杨白花》:“秋去春还双燕子,愿衔杨花入窠里。”唐杜甫《绝句》之一:“泥融飞燕子,沙煖睡鸳鸯。”宋陈与义《对酒》诗:“是非衮衮书生老,岁月怱怱燕子回。”周恩来《春日偶成》诗:“燕子声声里,相思又一年。”2.指明阮大鋮写的《燕子笺》传奇。清孔尚任《桃花扇·侦戏》:“今日无事,来听他《燕子》新词。”柳亚子《<二十世纪大舞台>发刊词》:“覆巢倾卵之中,笺传《燕子》;焚屋沉舟之际,唱出《春灯》。”3.比喻体态轻盈的女子。元杨维桢《次韵黄太痴艳体》:“仙人掌重初承露,燕子腰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