焚书坑

焚书坑

朝代:唐朝 | 作者:罗隐 | 诗词类型:唐诗

焚书坑原文

千载遗踪一窖尘,路傍耕者亦伤神。
祖龙算事浑乖角,将谓诗书活得人。

焚书坑注释版

竹帛(bó)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suǒ)祖龙居。
竹帛:代指书籍。烟销:指把书籍烧光。帝业:皇帝的事业。这里指秦始皇统治天下,巩固统治地位的事业。虚:空虚。关河:代指险固的地理形势。关:函谷关。河:黄河。空锁:白白地扼守着。祖龙居:秦始皇的故居,指咸阳。祖龙:代指秦始皇。

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
山东:崤函之东。一说指太行山之东,即为秦始皇所灭的六国旧有之地。刘项:刘邦和项羽,秦末两支主要农民起义军的领袖。不读书:刘邦年青时是市井无赖,项羽年青时习武,两人都没读多少书。

焚书坑译文版

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
焚书的烟雾刚刚散尽,秦始皇的帝业也随之灭亡,函谷关和黄河天险,也锁守不住始皇的故国旧居。

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
焚书坑的灰烬还没冷却,山东群雄已揭竿起义,起义军领袖刘邦和项羽,原来都不读书!

焚书坑拼音版

qiān zǎi yí zōng yī jiào chén ,lù bàng gēng zhě yì shāng shén 。

千载遗踪一窖尘,路傍耕者亦伤神。

zǔ lóng suàn shì hún guāi jiǎo ,jiāng wèi shī shū huó dé rén 。

祖龙算事浑乖角,将谓诗书活得人。


焚书坑作者罗隐简介

罗隐(833─909),唐著名文学家。本名横,字昭谏,自号江东生,新城(今浙江富阳县)人,一作余杭(今属浙江)人。少时即负盛名。但因其诗文好抨击时政,讥讽公卿,故十举进士不第,乃改名隐。黄巢农民起义爆发后,他为避战乱而返归故乡,投奔镇海节度使钱鏐,钱鏐很赏识他的才华,光启三年(887),表奏为钱塘令,迁著作郎。天祐三年(906),充节度判官。后梁开平二年(908),授给事中,次年迁盐铁发运使,不久病卒,终年七十七岁,是唐代享有高龄的… 罗隐详细介绍

焚书坑原文及翻译赏析

【一窖尘】尘埃。常指人世一切皆如一窖尘土,终至全消。唐罗隐《焚书坑》:“千载遗踪一窖尘,路傍耕者亦伤神。”宋范成大《元日谒锺山宝公塔》诗:“君看王谢墩边地,今古功名一窖尘。”汉

这首诗就秦末动乱的局面,对秦始皇焚书的暴虐行径进行了辛辣的嘲讽和无情的谴责。 秦始皇三十四年(前213),采纳丞相李斯的奏议,下令在全国范围内搜集焚毁儒家《诗》、《书》和百家之书,令下之后三十日不烧者,罚作筑城的苦役,造成中国 上一场文化浩劫。 焚书坑据传是当年焚书的一个洞穴,旧址在今陕西省临…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