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阴资善时稽古,辨色含元日侍朝

分阴资善时稽古,辨色含元日侍朝

诗句读音
辨色含元日侍朝平仄:仄 仄 平 平 仄 仄 平
拼音: biàn sèhán yuán4shì cháo
分阴资善时稽古平仄:平 平 平 仄 平 平 仄
拼音: fēn yīnzīshàn shíjī gǔ

分阴资善时稽古,辨色含元日侍朝释义

【辨色】犹黎明。谓天色将明,能辨清东西的时候。《礼记·玉藻》:“朝,辨色始入。”郑玄注:“辨犹正也,别也。”五代王定保《唐摭言·恶得及第》:“选内人美少者十餘辈,执烛跨乘列於长兴西门。既而将入,辨色,有朱衣吏驰报曰:‘胡子郎君未及第。’诸炬应声掷之於地。”明高攀龙《三时记》:“酒酣下榻,觉而辨色矣。”2.察看脸色。《再生缘》第六一回:“这件事,岂难决断岂难分,不要讲,详情就理须明印,就筭是,辨色观风也晓闻。”典

【含元】1.包含万物的本原;包含元气。《国语·周语下》“所以宣养六气、九德也”三国吴韦昭注:“含元处中,所以徧养六气、九德之本也。”《后汉书·郅恽传》:“含元包一,甄陶品类。”李贤注:“《前书志》曰:‘太极元气,合三为一。’谓三才未分,包而为一(也)。”2.指含元殿。唐杜甫《杨监又出画鹰十二扇》诗:“忆昔驪山宫,冬移含元仗。”仇兆鳌注引黄希曰:“《旧唐书》:‘东内曰大明宫,正殿曰含元殿。’”唐黄滔《祭陈侍御峤》:“天子復含元謁见,有司新都省权衡。”参见“含元殿”。

【日】〔古文〕《唐韻》《正韻》人質切《集韻》《韻會》入質切,音。《說文》實也。太陽之精不虧。《博雅》君象也。《釋名》日,實也,光明盛實也。《易·乾卦》與日月合其明。又《繫辭》縣象著明,莫大乎日月。又《說卦》離爲火爲日。《周禮·天官·九註》日者天之明。《禮·祭義》日出於東。《史記·天官書註》日者,陽精之宗。《前漢·律歷志》日合於天統。《後漢·荀爽傳》在地爲火,在天爲日。《淮南子·天文訓》火氣之精者爲日。又《書·舜典》協時月正日。《傳》合四時之氣節,月之大小,日之甲乙,使齊一也。又《洪範》五紀,三曰日。《傳》紀一日

【侍朝】侍立朝堂。宋彭乘《墨客挥犀》卷四:“荆公、禹玉熙寧中同在相府。一日同侍朝,忽有风自荆公襦领而上,直缘其鬚。上顾之,笑公不自知也。”

【分阴】谓极短的时间。阴,日影。《晋书·陶侃传》:“大禹圣者,乃惜寸阴,至於众人,当惜分阴。”宋贺铸《忆仙姿》词:“遮日走京尘,何啻分阴如岁。”明高明《琵琶记·书馆悲逢》:“事业要当穷万卷,人生须是惜分阴。”清赵翼《西岩斋头自鸣钟分体得七古》诗:“即今归田輟待漏,犹惜分阴肯抛却。”

【资】《唐韻》卽夷切《集韻》《韻會》《正韻》津私切,音咨。《說文》貨也。《易·旅卦》旅卽次,懷其資。《註》必獲次舍,懷來資貨。又《易·乾卦》萬物資始。《釋文》資,取也。又《儀禮·聘禮》問歲月之資。《註》資,行用也。又《五經文字》齎,與資同。《儀禮·少牢饋食禮》資黍于羊俎兩端。《註》資,猶減也。今文資作齎。又與咨同。《禮·緇衣》民惟曰怨資。《尚書》作咨。又姓。《玉海》資氏。《留·風俗傳》黃帝之後。《四明志》會稽有資氏。又《集韻》資四切。與恣同。秦刻石文恣作資。

【善时】谓善于把握时机。《老子》:“动善时。”河上公注:“动不失天时。”2.谓珍惜一季的时间。《荀子·强国》:“积微,月不胜日,时不胜月,岁不胜时……故善日者王,善时者霸,补漏者危,大荒者亡。”杨倞注:“善,谓爱惜不怠弃也。”3.吉时。《汉书·翼奉传》:“来者以善日邪时,孰与邪日善时?”汉

【稽古】考察古事。《书·尧典》:“曰若稽古。帝尧曰放勋。”《汉书·武帝纪赞》:“高祖拨乱反正,文景务在养民,至于稽古礼文之事,犹多闕焉。”《晋书·裴頠传》:“博学稽古,自少知名。”《明史·邓继曾传》:“割恩以定礼,稽古以崇孝。”清方文《单质生见访僧舍并惠三忠集畣此》诗:“稽古式芳躅,怀忠耿遐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