焚舟不回顾,薄暮又何之
焚舟不回顾,薄暮又何之释义
【焚舟】烧毁渡船。《左传·文公三年》:“秦伯伐晋,济河焚舟。”杜预注:“示必死也。”《晋书·蔡谟传》:“夫以白起、韩信、项籍之勇,犹发梁焚舟,背水而阵。”后用以比喻做事下定决心,不顾一切干到底。唐李端《送潘述宏词下第归江外》诗:“弈棊知胜偶,射策请焚舟。”唐雍陶《离家后作》诗:“出门便作焚舟计,生不成名死不归。”
【不】〔古文〕《韻會》《正韻》逋沒切,補入聲。不然也,不可也,未也。《禮·曾子問》葬引至于堩,日有食之,則有變乎,且不乎。又《周禮·夏官》服不氏,掌養猛獸而敎擾之。《註》服不服之獸者。又《廣韻》《韻會》分物切。與弗同。今吳音皆然。又《韻會》俯九切,音缶。與可否之否通。《說文》鳥飛上翔,不下來也。从一,一猶天也。象形。又《玉篇》甫負切《廣韻》甫救切,缶去聲。義同。又《廣韻》甫鳩切《集韻》《韻會》《正韻》方鳩切,音浮。夫不,也。亦作鳺鴀。《爾雅·釋鳥》其鳺鴀。《郉疏》陸璣云:今小鳩也。一名鳩,幽州人或謂鷱鴡,梁宋閒
【回顾】1.回头看。汉蔡邕《翠鸟》诗:“回顾生碧色,动摇扬縹青。”明刘基《隔浦莲》词:“目尽野田平楚,未用天涯悵间阻,回顾斜阳犹在高树。”冰心《分》:“我栗然,回顾小朋友。他咬住下唇,一声儿不言语。”2.顾念;回想。《三国志·魏志·高堂隆传》:“上天不蠲,眷然回顾,宗国为墟,下夷干隶。”宋苏轼《歧下岁暮思归寄子由弟·别岁》诗:“勿嗟旧岁别,行与新岁辞。去去勿回顾,还君老与衰。”清李渔《怜香伴·惊遇》:“救人井底将身误,欢处也须回顾。”如:回顾战斗的历程。1.回头;回头看。《三国志·吴志·陆凯传》:“径还赴都,道由
【薄暮】1.傍晚,太阳快落山的时候。《楚辞·天问》:“薄暮雷电,归何忧?厥严不奉,帝何求?”《汉书·酷吏传·尹赏》:“城中薄暮尘起,剽劫行者,死伤横道,枹鼓不絶。”唐韩愈《感春》诗之五:“清晨辉辉烛霞日,薄暮耿耿和烟埃。”杨沫《青春之歌》第一部第十七章:“从北大三院出来后,天色已经薄暮,故都街上的人流像沸水般涌流着。”2.比喻人之将老,暮年。《文选·陆机<豫章行>》:“前路既已多,后涂随年侵。促促薄暮景,亹亹鲜克禁。”李善注:“景之薄暮,喻人之将老也。”《文选·塘上行》:“愿君广末光,照妾薄暮年。”
【又】《唐韻》于救切《集韻》《韻會》尤救切《正韻》爰救切,音宥。《說文》手也。象形。三指者,手之多,略不過三也。《韻會》偏旁作。又《廣韻》又,猶更也。又《韻補》叶夷益切,音亦。復也。《詩·小雅》人之齊聖,飮酒溫克。彼昏不知,壹醉日富。各敬爾儀,天命不又。富音偪。
【何】《唐韻》胡歌切《集韻》《韻會》《正韻》寒歌切,賀平聲。曷也,奚也,孰也,詰詞也。《書·臯陶謨》禹曰何。《詩·小雅》夜如何其。又誰何。猶言莫敢如何也。《賈誼·過秦論》利兵而誰何。又未多時曰無何,亦曰無幾何。《史記·曹參傳》居無何,使者果召參。又《前漢·袁盎傳》南方濕,君能日飮,無何,可免禍也。《註》無何,言更無餘事也。又《南史·西域傳》西域呼帽爲突何。又《古今樂錄》羊無夷伊那何,皆曲調之遺聲。又國名。《隋書》西域有何國。又姓。又娙何,漢女官名,秩比二千石。又《集韻》《正韻》下可切,賀上聲。同荷。儋也,負也。
【之】〔古文〕《唐韻》《正韻》止而切《集韻》《韻會》眞而切,音枝。《說文》出也,象艸過屮枝莖益大有所之。一者,地也。《玉篇》是也,適也,往也。《禮·檀弓》延陵季子曰:若氣,則無不之也。又於也。《禮·大學》之其所親愛而辟焉。《註》之,適也。《朱傳》猶於也。又語助辭。《書·金縢》禮亦宜之。《禮·文王世子》秋冬亦如之。《正字通》凡之字,或句中,或語尾,或層出。如毛詩我之懷矣,共武之服,及女曰雞鳴章知子之來之,六句九之字,常華章左之左之,六句八之字,可以例推。又此也。《詩·周南》之子于歸。《註》之子,是子也。又變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