黼冕峨峨尽周献,弦诵洋洋尚周礼
诗句 | 读音 |
---|---|
弦诵洋洋尚周礼 | 平仄:平 仄 平 平 仄 平 仄 拼音: xián sòngyáng yángshàngzhōu lǐ |
黼冕峨峨尽周献 | 平仄:仄 仄 平 平 仄 平 仄 拼音: fǔ miǎné éjìn|jǐnzhōuxiàn |
黼冕峨峨尽周献,弦诵洋洋尚周礼释义
【弦诵】1.弦歌诵读。《礼记·文王世子》:“春诵,夏弦。”郑玄注:“诵谓歌乐也,弦谓以丝播诗。”孔颖达疏:“诵谓歌乐者,谓口诵歌乐之篇章,不以琴瑟歌也。云弦谓以丝播诗者,谓以琴瑟播彼诗之音节,诗音则乐章也。”后亦以称诗礼教化或学校教育。《晋书·儒林传序》:“虽尊儒劝学,亟降於纶言;东序西胶,未闻於弦诵。”宋苏轼《潘推官母李氏挽词》:“杯盘惯作陶家客,弦诵常叨孟母邻。”明顾绛《过矩亭拜李先生墓下》诗:“蹉跎一失身,岂不负弦诵?”清恽敬《重建东湖书院记》:“于是深衣博带之士揖让弦诵于其中,而书院復兴。”2.泛指吟哦诵
【洋洋】养养”。1.盛大貌。《诗·卫风·硕人》:“河水洋洋,北流活活。”毛传:“洋洋,盛大也。”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才略》:“魏文之才,洋洋清綺,旧谈抑之,谓去植千里。”宋苏轼《卓锡泉铭》:“辩来四年,泉水洋洋,烹煑濯溉,饮及牛羊。”王闿运《丁锐义传》:“鋭义曰:‘古隆贤自奋而来,再败於我,既愳且耻,故出不得已之计,招聚残贼,洋洋而来,以外示有餘,非有谋也。’”2.广远无涯貌。《诗·大雅·大明》:“牧野洋洋。”毛传:“洋洋,广也。”《楚辞·大招》:“西方流沙,漭洋洋只。”王逸注:“洋洋,无涯貌也。”清龚自珍《赠
【周礼】周代的礼制。《左传·闵公元年》:“鲁不弃周礼,未可动也。”《汉书·文帝纪》“以下,服大红十五日,小红十四日,纤七日,释服”唐颜师古注:“此丧制者,文帝自率己意创而为之,非有取於周礼也。”2.礼数周全。傅朝阳《方言词释例》“周礼”:“过午再到人家那里,还象个周礼的样吗?”典
【黼冕】白斧形的礼服和礼帽。《后汉书·鲍永传》:“时郡学久废,德(鲍德)乃修起横舍,备俎豆黼冕,行礼奏乐。”
【峨峨】亦作“峩峨”。1.高貌。《文选·<楚辞·招魂>》:“增冰峨峨,飞雪千里些。”吕向注:“峨峨,高皃。”汉司马相如《上林赋》:“九嵕嶻嶭,南山峩峩。”唐韦应物《拟古诗》之三:“峩峩高山巔,浼浼青川流。”元张可久《寨儿令·题昭君出塞图》曲:“羽盖峨峨,虎皮驮驮。”苏曼殊《燕子龛随笔》:“﹝王子﹞傅粉涂脂,峨峨云髻,状若好女焉。”2.盛壮,盛美。《诗·大雅·棫朴》:“济济辟王,左右奉璋。奉璋峨峨,髦士攸宜。”毛传:“峨峨,盛壮也。”清王士禄《顾云美八分书歌》:“当年海内无干戈,留都之物尤峨峨。”
【尽】《正字通》俗盡字,詳皿部盡字註。(盡)《唐韻》《正韻》慈忍切《集韻》《韻會》在忍切,秦上聲。《說文》器中空也。《小爾雅》止也。《玉篇》終也。《廣韻》竭也。《集韻》悉也。《易·繫辭》書不盡言,言不盡意。《左傳·哀元年》去惡莫如盡。《穀梁傳·定十年》孔子歷階而上,不盡一等。《禮·曲禮》君子不盡人之歡。《中庸》天地之道,可一言而盡也。《史記·禮書》明者,禮之盡也。《荀子·正名篇》欲雖不可盡,可以近盡也。《註》適可而止也。又《韓鄂歲華紀麗》大酺小盡。《註》月三十日爲大盡,二十九日爲小盡。又姓。見《萬姓統譜》。又《
【周】〔古文〕《唐韻》職流切《集韻》《韻會》之由切,音州。《廣韻》徧也。《易·繫辭》知周乎萬物。又至也。《書·泰誓》雖有周親,不如仁人。《傳》周,至也。又忠信也。《書·太甲》自周有終。《傳》用忠信有終也。《詩·小雅》行歸于周。《論語》君子周而不比。《註》忠信爲周,阿黨爲比。又終也。《左傳·昭二十年》以周事子。《註》周,猶終竟也。又《說文》密也。《管子·樞言篇》先王貴當貴周,周者不出于口,不見于色,一龍一蛇,一日五化,之謂周。《註》深密不測,故周也。又曲也。《詩·唐風》生于道周。《傳》周,曲也。又《詩·周南疏》周
【献】《篇海》同獻。《字彙》俗獻字。(獻)《唐韻》《集韻》《韻會》《正韻》許建切,音憲。《說文》宗廟犬名羹獻,犬肥者以獻之。从犬,鬳聲。《禮·曲禮》犬曰羹獻。又《廣韻》進也。《爾雅·釋詁》享獻也。《疏》致物於尊者曰獻。《周禮·天官·小宰》膳獻。《註》膳獻,禽羞俶獻也。又《膳夫》王燕飮酒,則爲獻主。又《書·益稷》萬邦黎獻。《傳》獻,賢也。《論語》文獻不足故也。又《爾雅·釋言》獻,聖也。《諡法》聰明叡哲曰獻。知質有聖曰獻。又《爾雅·釋天》太歲在亥曰大淵獻。又姓。《風俗通》秦大夫獻則。又《集韻》桑何切,音娑。酒尊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