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诗代尺书,跂望徒悢悢
赋诗代尺书,跂望徒悢悢释义
【代】《唐韻》徒耐切《集韻》《韻會》待戴切《正韻》度耐切,音岱。更也,替也。《書·臯陶謨》天工人其代之。《莊子·逍遙遊》許由曰:庖人雖不治庖,尸祝不越俎而代之。又世也。《家語》古之王者,易代攺號,取法五行。又不還曰代。又國名。趙之先有代國。《前漢·地理志》代郡亳丘有五原關。《應劭曰》古代國。又州名。漢代郡屬幽州,魏攺爲州。又姓。周代舉,明代賢。又《方書》脈有代。《史記·倉公傳》齊侍御史成病頭痛。脈法曰:代則絡脈有過,其代絕而脈賁者,病得之酒且內。王叔和曰:來數而中止,不能自還,因而復動者名代。又叶徒帝切,音地。
【尺书】1.指书籍。古代简牍的长度有一定规定,官书等长二尺四寸,书非经律者,短于官书,称为短书。汉王充《论衡·书解》:“秦虽无道,不燔诸子,诸子尺书,文篇具在。”《文选·应璩<百一诗>》:“文章不经国,筐篋无尺书。”李善注引刘向《新序》:“府库之藏金玉,筐篚之橐简书。”2.指书信。汉赵晔《吴越春秋·勾践归国外传》:“越王悦兮忘罪除,吴王欢兮飞尺书。”唐刘沧《留别崔澣秀才昆仲》诗:“对酒不能伤此别,尺书凭雁往来通。”清顾炎武《寄李生云霑时寓曲周僧舍课子衍生》诗:“岁晚漳河朔雪霏,僕夫持得尺书归。”郁达夫《将之日本别
【跂望】。语本《诗·卫风·河广》:“谁谓宋远,跂予望之。”《三国志·魏志·董昭传》:“远近跂望,冀一朝获安。”明刘基《郁离子·九难》:“千人离立,跂望颜色。”蒋和森《风萧萧》十四:“这次,王仙芝在关东起事,朝官们便大造‘谠论’,跂望他入辅。”
【徒】〔古文〕《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同都切,音塗。《說文》本作。步行也。《易·賁卦》舍車而徒。又步卒也。《詩·魯頌》公徒三萬。又《爾雅·釋訓》徒輦者也。《疏》會同田獵,人挽輦以徒行也。《詩·小雅》徒御不驚。又《玉篇》衆也。《書·仲虺之誥》實繁有徒。《前漢·東方朔傳》人至察,則無徒。又《廣韻》空也。《爾雅·釋訓》暴虎,徒搏也。《註》空手執也。又《廣雅》徒,袒也。《史記·張儀傳》秦人捐甲,徒裼以趨敵。又《正韻》但也。《孟子》徒善不足以爲政。又《廣韻》黨也。《張衡·思賦》朋精粹而爲徒。又弟子曰徒。《論語》非
【悢悢】1.惆怅;悲伤。旧题汉李陵《与苏武》诗之三:“徘徊蹊路侧,悢悢不得辞。”三国魏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女年十三,男年八岁,未及成人,况復多病,顾此悢悢,如何可言!”唐白居易《洛中偶作》诗:“独无洛中作,能不心悢悢!”景耀月《古诗》:“殊荒安所适,予意正悢悢。”2.眷念。《后汉书·陈蕃传》:“天之於汉,悢悢无已,故殷勤示变,以悟陛下。”李贤注:“悢悢,犹眷眷也。”唐颜真卿《奉使蔡州书》:“真卿奉命来此,事期未竟,止缘忠勤,无有旋意。然中心悢悢,始终不改。”鲁迅《集外集拾遗补编·中国地质略论》:“况工业繁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