俯拾即是,不取诸邻

俯拾即是,不取诸邻

诗句读音
俯拾即是平仄:仄 平 平 仄
拼音: fǔ shí jí shì
不取诸邻平仄:平 仄 平 平
拼音: bù qǔzhūlín

俯拾即是,不取诸邻释义

【俯拾即是】拾皆是”。俯身拾取,即得此物。言其多且易得。唐司空图《二十四时品·自然》:“俯拾即是,不取诸邻。”鲁迅《准风月谈·滑稽例解》:“这些名文是俯拾即是的。”鲁迅《集外集拾遗补编·做“杂文”也不易》:“我们这些暂时的‘杂文家’……现在竟也累得来做‘在材料的捃摭上尤是俯拾皆是,用不着挖空心思去搜集采取’的‘杂文’。”叶圣陶《倪焕之》三:“张开眼来就是材料,真所谓‘俯拾即是’。”《当代》1981年第3期:“这类事情太多了,俯拾皆是,你们怕是登不过来哟。”

【不取】不赞成;不采取。《汉书·文帝纪》:“今不选举焉,而曰必子,人其以朕为忘贤有德者,而专於子,非所以忧天下也。朕甚不取。”颜师古注:“不取,犹言不用此为善也。”明何景明《拟与藩司论救荒书》:“窃於执事有不取焉。”茅盾《子夜》五:“如果这大规模计划本身是建筑在空虚的又一大规模计划上,那也是他所不取的。”

【诸】〔古文〕《唐韻》《廣韻》章魚切《集韻》《類篇》《韻會》《正韻》專於切,渚平聲。《說文》辯也。《徐曰》別異之辭。《爾雅·釋訓》諸諸,便便,辯也。《註》皆言辭辯給也。又《玉篇》非一也。皆言也。《正韻》凡衆也。《書·舜典》歷試諸艱。《詩·邶風》孌彼諸姬。《史記·賈誼傳》紛亂諸事。又《廣雅》之也,於也。《穀梁傳·莊二十四年》迎者行見諸,舍見諸。《註》諸,之也。《禮·射義》射求正諸己。《註》諸,猶於也。又《韻會》語助辭。《詩·邶風》日居月諸。《疏》居,諸,語助也。《公羊傳·桓六年》其諸以病桓與。《註》其諸,辭也。又

【邻】〔古文〕厸《唐韻》力珍切《集韻》《韻會》《正韻》離珍切,音粼。《廣韻》近也,親也。《正韻》比也。《釋名》鄰,連也。相接連也。《周禮·地官·遂人》五家爲鄰,五鄰爲里。又連界之國,亦稱鄰。《書·蔡仲之命》睦乃四鄰。又左右輔弼亦曰鄰。《書·益稷》臣哉鄰哉。《註》臣以人言,鄰以職言。又車聲。與轔通。《詩·秦風》有車鄰鄰。《註》衆車聲。又《集韻》《韻會》《正韻》良刃切,音吝。與甐通。《集韻》敝也。《正韻》動也。《周禮·冬官考工記》輪雖敝,不甐于鑿。《註》以輪之厚,石雖齧之,不能敝其鑿,旁使之動也。甐,本又作鄰。又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