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湘沿迅湍,逗浦凝远盼

浮湘沿迅湍,逗浦凝远盼

诗句读音
逗浦凝远盼平仄:仄 仄 平 仄 仄
韵脚:去三十一襇
拼音: dòupǔníng yuǎnpàn
浮湘沿迅湍平仄:平 平 平 仄 平
韵脚:上平二十六桓
拼音: fúxiāngyánxùntuān

浮湘沿迅湍,逗浦凝远盼释义

【逗】《唐韻》田切《集韻》《韻會》《正韻》大透切,音豆。《說文》止也。《玉篇》住也。《後漢·張衡傳》逗華隂之湍渚。又《集韻》曲行也。《前漢·韓安國傳》逗撓當斬。《註》逗,曲行避敵也。撓,顧望也。《後漢·光武紀》追鹵料敵,不拘以逗遛法。又《廣韻》持遇切《集韻》遇切,音住。義同。又姓也。又《集韻》去智切,音跂。又他切,音透。義同。又通作投。《正韻》物相投合也。《杜甫詩》遠逗錦江波。

【浦】《唐韻》滂古切《集韻》《韻會》頗五切《正韻》滂五切,音普。《說文》瀕也。《詩·大雅》率彼淮浦。又《玉篇》水源枝注江海邊曰浦。《風土記》大水有小口別通曰浦。又浦陽,江名。《廣輿記》浦江,本吳越三江之一。又浦江,縣名,屬金華府。浦城,屬建寧府。又合浦,漢郡名,屬交州。又荒浦,舒鳩地名,見《左傳·襄二十四年》。又姓。晉起居注浦選。

【凝远】深远。《陈书·萧允传》:“允少知名,风神凝远,通达有识鉴。”《新唐书·宋璟传》:“璟风度凝远,人莫涯其量。”《剪灯馀话·幔亭遇仙录》:“次早,果有褒衣巍冠、瑶琚玉佩者七人至,皆风度凝远,气象超凡。”典

【盼】《唐韻》《集韻》《韻會》匹莧切《正韻》匹襉切,攀去聲。《玉篇》目黑白分明也。《詩·衞風》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註》盼,叶匹見反。又《佩觿集》美人動目貌。《宋玉·神女賦》目若微盼,精彩相接。又《正韻》顧也,視也。《宋書·謝晦傳》同被齒盼。《魏書·昭成子孫元暉傳》亦蒙恩盼。又木名。《山海經》浮山多盼木,枳葉而無傷,木蟲居之。又州名。《唐書·地理志》隴右道有盼頓州。又水名。《山海經》黃山,盼水出焉,西流注於赤水。又人名。《史記·楚世家》齊將田盼子。又姓。《山海經》深目民之國盼姓,食魚。《註》黃帝時姓也。又《集韻

【浮】《唐韻》縛牟切《集韻》《韻會》房尤切《正韻》房鳩切,音罘。《說文》氾也。《論語》乗桴浮於海。又順流曰浮。《書·禹貢》浮于濟漯。又濟涉腰瓠曰浮。《淮南子·釋山訓》百人抗浮。《註》浮,瓠也。又溢也,過也。《禮·坊記》君子與其使食浮于人也,寧使人浮于食。又先時曰浮。《書·盤庚》鮮以不浮于天時。又輕也。《楚語》疏其穢而鎭其浮。又浮浮,氣烝貌。《詩·大雅》烝之浮浮。又雨雪盛貌。《詩·小雅》雨雪浮浮。又衆彊貌《詩·大雅》江漢浮浮。又浮沉,無定之意。《詩·小雅》載沉載浮。又《小爾雅》浮,罰也。謂罰爵也。《禮·投壷》無偝

【湘】《唐韻》《正韻》息良切《集韻》《韻會》思將切,音襄。水名。《說文》水出零陵陽海山,北入江。又山名。《史記·黃帝本紀》黃帝南至于江,登熊湘。又地名。《廣輿記》長沙府吳晉曰湘州。又湖名。《廣輿記》在紹興府蕭山縣。又烹也。《詩·召南》于以湘之,維錡及釜。又《集韻》思莊切,音霜。義同。

【迅】《唐韻》息進切《集韻》《韻會》《正韻》思晉切,音信。《說文》疾也。《楚辭·九章》羌迅高而難當。又《爾雅·釋獸》狼,其子獥,絕有力,迅。《註》狼子絕有力者曰迅。《疏》迅,疾也。又《廣韻》私閏切《集韻》須閏切,音浚。義同。

【湍】《唐韻》他耑切《集韻》《韻會》《正韻》他官切,音煓。《說文》疾瀨也。《前漢·溝洫志》水湍悍難以行平地。《註》急流曰湍。又《集韻》朱遄切,音專。水名,在酈縣。《山海經》荆山之首曰翼望之山,湍水出焉。又《集韻》《類篇》吐玩切,音彖。亦疾瀨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