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形大块间,受气小物先
赋形大块间,受气小物先释义
【受气】1.禀受自然之气。晋陶潜《感士不遇赋》:“咨大块之受气,何斯人之独灵。”唐孟郊《和宣州钱判官使院厅前石楠树》诗:“争芳无由缘,受气如鬱紆。”2.遭受欺侮和压迫。《水浒传》第三四回:“何不听我言语,也去山寨入伙,免受那文官的气。”《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六九回:“这位媳妇受气不过,便回娘家去住几天。”老舍《女店员》第一幕:“不管什么营(指国营或公私合营)的吧,反正我不再里里外外受气。”
【小物】墨子·鲁问》:“世俗之君子,皆知小物而不知大物。今有人於此,窃一犬一彘,则谓之不仁,窃一国一都,则以为义。”《国语·晋语九》:“夫君子能勤小物,故无大患。”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规箴》:“孙休好射雉,至其时,则晨去夕反,羣臣莫不止諫:此为小物,何足甚躭。”清陈确《寿高声野七十序》:“其行谨大闲而克勤小物。”2.犹言小家伙、小东西。《宋书·恩倖传·徐爰》:“比边难未靖,安众以惠,戎略是务,政纲从简,故得使此小物,乘宽自纵。乃合投畀豺虎,以清王猷。”3.价值不高的物品。睡虎地秦墓竹简《金布律》:“有买及买(
【先】《唐韻》《正韻》蘇前切《集韻》《韻會》蕭前切,霰平聲。《說文》先,前進也。从人之。《徐曰》之,往也,往在人上也。一曰始也,故也。《玉篇》前也,早也。《孝經·感應章》必有先也。《老子·道德經》象帝之先。又祖父已歾曰先。《司馬遷·報任安書》太上不辱先,其次不辱身。又姓。《韻會》晉有先軫。又《韻會》凡在前者謂之先,則平聲。先而導前與當後而先之,則去聲。又《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先見切,音霰。《增韻》先之也。《正韻》相導前後曰先後。《周禮·夏官·大司馬》以先愷樂,獻于社。《註》先猶導也。《史記·酈食其傳》
【赋形】谓赋予人或物以某种形体。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丽辞》:“造化赋形,支体必双。”清俞蛟《梦厂杂著·蜰虫》:“夫蜰虫与蚊蚋蚤蝨,赋形虽殊,其噬人肤血则一也。”2.谓模拟形体。唐韩愈《嘲鼾睡》诗之二:“赋形苦不同,无路寻根本。”清赵翼《瓯北诗话·查初白诗》:“内召以后,更细意熨贴,因物赋形,无一字不稳愜。”梁启超《历史与人种之关系》:“自罗马解纽以后,而后之新民族,皆赋形于罗马。”
【大块】1.大自然;大地。《庄子·齐物论》:“夫大块噫气,其名为风。”成玄英疏:“大块者,造物之名,亦自然之称也。”《文选·张华<答何劭>诗之二》:“洪钧陶万类,大块禀羣生。”李善注:“大块,谓地也。”唐李白《春夜宴从弟桃李园序》:“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郭沫若《蜩螗集·题关山月画》:“大块无言是我师,陆离生动孰逾之。”2.犹大片。毛泽东《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第一章第三节:“从一九三一年‘九一八’以后,日本帝国主义的大举进攻,更使已经变成半殖民地的中国的一大块土地沦为日本的殖民地。”
【间】〔古文〕《唐韻》古閑切《集韻》《韻會》居閑切《正韻》居顏切,音蕑。《說文》隙也。从門从月。會意,亦形。《徐鍇曰》門夜閉。閉而見月光,是有閒也。《禮·樂記》一動一靜者,天地之閒也。《莊子·山木篇》周將處夫材不材之閒。又《史記·郭解傳》洛陽人有相讐者,邑中賢豪,居閒以十數,終不聽。《註》居中爲他道和輯之。《周語》我先王不窋,用失其官,而自於戎、翟之閒。又容也。《禮·文王世子》凡待坐於大司成者,遠近閒三席。《註》閒,猶容也。《前漢·文帝紀》願請閒。《師古註》閒,容也。猶今言中閒也。請容暇之頃,當有所也。又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