俯仰愧前躅,留滞成衰朽

俯仰愧前躅,留滞成衰朽

诗句读音
留滞成衰朽平仄:平 仄 平 平 仄
拼音: liú zhìchéngshuāi xiǔ
俯仰愧前躅平仄:仄 仄 仄 平 平
韵脚:入三燭
拼音: fǔ yǎngkuìqiánzhú

俯仰愧前躅,留滞成衰朽释义

【留滞】亦作“留蹛”。1.停留;羁留。《史记·太史公自序》:“是岁天子始建汉家之封,而太史公留滞周南,不得与从事,故发愤且卒。”唐王建《荆门行》:“壮年留滞尚思家,况復白头在天涯。”清姚衡《寒秀草堂笔记》卷三:“道光丙申,余留滞岭外者,再閲岁矣。”冰心《六一姊》:“余妈还舍不得走……她知道我万不愿再留滞了,只得站起来谢了六一姊,又和四围的村妇纷纷道别。”2.指扣留,强行留人。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一》:“即将该魂验实放行,毋得勒索留滞。”3.搁置;阻塞。《三国志·魏志·高柔传》:“﹝柔﹞处法允当,狱无留

【成】〔古文〕《唐韻》是征切《集韻》《韻會》《正韻》時征切,音城。《說文》就也。《廣韻》畢也。凡功卒業就謂之成。又平也。《周禮·地官·調人》凡過而殺傷人者,以民成之。《疏》成,平也。非故心殺傷人,故共鄕里和解之也。《詩·大雅》虞芮質厥成。又《左傳·隱六年》鄭人來輸平。《公羊傳》輸平猶墮成也。《文七年》惠伯成之。又終也。凡樂一終爲一成。《書·益稷》簫韶九成。《儀禮·燕禮》笙入三成。《註》三成謂三終也。又善也。《禮·檀弓》竹不成用。《註》成,猶善也。又《周禮·天官·大宰》八灋五曰官成。註官成,謂官府之成事品式也。又

【衰朽】1.老迈无能。隋江总《宴乐修堂应令》诗:“庸疎滥应阮,衰朽恧连章。”唐王维《同崔员外秋宵寓直》诗:“更惭衰朽质,南陌共鸣珂。”明刘基《<宋景濂学士文集>序》:“今幸存者,惟基与先生耳,然皆頽然日就衰朽。”2.犹衰落。《敦煌曲子词·十二时·普劝四众依教修行》:“为言恩爱永团员,将谓荣华不衰朽。”清蒲松龄《聊斋志异·苏仙》:“后桃结实甘芳,居人谓之‘苏仙桃树’,年年华茂,更不衰朽。”杨沫《青春之歌》第二部第二四章:“整个城市全笼罩在凝重的使人窒息的灰色中。看起来北平已经显得多么古老、衰朽了啊!”漢

【俯仰】和抬头。《墨子·鲁问》:“大王俯仰而思之。”唐韩愈《岳阳楼别窦司直》诗:“星河尽涵泳,俯仰迷下上。”清钮琇《觚賸·贞白楼诗》:“俯仰观幻化,斯理本如此。”2.指前俯后仰。《左传·定公十五年》:“夫礼……将左右周旋,进退俯仰,於是乎取之。”唐封演《封氏闻见记·绳伎》:“伎女以绳端躡足而上,往来倏忽之间,望之如仙。有中路相遇侧身而过者,有著屐而行之从容俯仰者。”宋洪适《隶续·建平郫县碑跋》:“隶法虽自秦始,盖取其简易,施之徒隶,以便文书之用,未有点画俯仰之势。”吴组缃《山洪》十:“二官挤在什物堆里摇着桨,胖敦

【愧】《廣韻》俱位切《集韻》基位切,音騩。《爾雅·釋言》慙也。《詩·大雅》尚不愧于屋漏。《皇極經世》無愧於口,不若無愧於身。無愧於身,不若無愧於心。 本作媿,从女。或从恥省作聭。亦作謉。

【躅】〔古文〕《唐韻》直錄切《集韻》《韻會》廚玉切,音蠋。《說文》蹢躅。詳蹢字註。《史記·淮隂侯傳》騏驥之跼躅,不如駑馬之安步。又《荀子·禮論篇》躑躅焉。《註》躑躅,以足擊地。又《集韻》直角切,音濁。《類篇》迹也。《前漢·敘傳》伏孔周之軌躅。又《韻補》叶直律切《韓愈·樊宗師墓銘》文從字順,各識職,有欲求之,此其躅。 《廣韻》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