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枕屡展转,挟纩但拳曲
伏枕屡展转,挟纩但拳曲释义
【挟纩】1.披着绵衣。亦以喻受人抚慰而感到温暖。《左传·宣公十二年》:“申公巫臣曰:‘师人多寒。’王巡三军,拊而勉之,三军之士皆如挟纊。”杜预注:“纊,绵也。言説(悦)以忘寒。”晋潘岳《马汧督诔》:“霑恩抚循,寒士挟纊。”明梅鼎祚《玉合记·逆萌》:“管取春温如挟纊,组练三千。”清秋瑾《日本服部夫人属作日本海军凯歌》:“貔貅海上军容壮,冒雪凌霜如挟纊。”2.把丝绵装入衣衾内,制成绵袍、绵被。明宋应星《天工开物·造绵》:“其治丝餘者,名锅底绵,装绵衣衾内以御重寒,谓之挟纊。”
【但】《唐韻》徒旱切《韻會》蕩旱切《正韻》徒亶切,音誕。徒也,凡也。又空也。《前漢·食貨志》民欲祭祀喪紀,而無用者,錢府以所入工商之貢但賖之。又語辭。猶言特也,也。通作亶。詳前亶字註。又與誕通。《淮南子·說山訓》媒但者,非學謾也,但成而生不信。《註》但,詐也。又但馬,一名誕馬,散馬也。《宋書·江夏王義恭傳》平乗誕馬,不過二。《程氏·演繁露》誕馬猶徒馬。今外官儀從有散馬前行,名坐馬。亦曰引馬,卽但馬也。《遼史》作馬。又《集韻》《韻會》徒案切《正韻》杜晏切,音憚。義同。又姓。漢西域都尉但欽,濟隂太守但巴,宋有進士但
【拳曲】曲。《庄子·人间世》:“仰而视其细枝,则拳曲而不可以为栋梁。”晋嵇含《南方草木状·榕树》:“榕树,南海桂林多植之,叶如木麻,实如冬青,树榦拳曲,是不可以为器也。”宋苏辙《礼论》:“傴僂拳曲,劳苦於宗庙朝廷之中。”郑振铎《海燕·阿拉伯人》:“上船来的是卖杂物的黑人,那细细的黑发,紧紧的拳曲在头上。”
【伏枕】1.伏卧在枕上。《诗·陈风·泽陂》:“寤寐无为,辗转伏枕。”后多指因病弱、年老而长久卧床。《北齐书·陆卬传》:“遭母丧,哀慕毁瘁,殆不胜丧,至沉篤,顿昧伏枕。”唐杜甫《病后过王倚饮赠歌》:“王生怪我颜色恶,答云伏枕艰难遍。”明李贽《复焦弱侯》:“然我老矣,伏枕待死,笔墨久废。”2.指卧病在床的人。唐杜甫《秋兴八首》之一:“画省香炉违伏枕,山楼粉堞隐悲笳。”
【屡】〔古文〕《集韻》《韻會》龍遇切,音慮。數也。《增韻》煩數。又疾也。《詩·周頌》屢豐年。《書·益稷》屢省乃成。《註》屢,數也,當數顧省汝成功也。或作婁。
【展转】反复;变化。《战国策·赵策一》:“韩与秦接境壤界,其地不能千里,展转不可约。”鲍彪注:“展转,犹反覆也。”《汉书·匈奴传下》:“质其爱子以累其心,匈奴虽欲展转……奈杀其爱子何!”《金瓶梅词话》第四七回:“据这小厮所言,就是实话,汝等如何展转得过?”《儿女英雄传》第二六回:“﹝何玉凤﹞暗想道:‘他既拉我去同看,料想安伯母不至拿着釵釧,硬来插戴,这事还有展转。’”2.重复貌。形容次数多。唐元稹《答胡灵之》诗:“鈆钝丁寧淬,芜荒展转耕。”元高栻《集贤宾·怨别》套曲:“我这里展转的疑惑,越思量越越的难为。”《二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