府中瞻暇日,江上忆词源

府中瞻暇日,江上忆词源

诗句读音
江上忆词源平仄:平 仄 仄 平 平
拼音: jiāng shàngyìcí yuán
府中瞻暇日平仄:仄 平 平 平 仄
拼音: fǔ1|4zhānxiá rì

府中瞻暇日,江上忆词源释义

【江上】江岸上。《吕氏春秋·异宝》:“﹝伍员﹞因如吴。过於荆,至江上,欲涉。”《史记·伍子胥列传》:“吴人怜之,为立祠於江上,因命曰胥山。”南朝宋鲍照《发后渚》诗:“江上气早寒,仲秋始霜雪。”唐岑参《饯王崟判官赴襄阳道》诗:“津头习氏宅,江上夫人城。”沉尹默《燕归梁》词:“江上花开趁蝶寻,拚买醉千金。”2.江面上。《史记·伍子胥列传》:“伍胥遂与胜独身步走,几不得脱。追者在后。至江,江上有一渔父乘船,知伍胥之急,乃渡伍胥。”唐崔颢《黄鹤楼》诗:“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宋苏轼《江神子·江景》:“忽闻江上

【忆】《廣韻》於力切《集韻》《韻會》乙力切《正韻》伊昔切,音抑。念也,思也,記也。《古詩》下有長相憶。 《增韻》古作意,誤。

【词源】1.喻滔滔不绝的文词。南朝梁沉约《为齐竟陵王发讲疏》:“而词源海广,理涂灵奥。”唐杜甫《醉歌行》:“词源倒流三峡水,笔阵独扫千人军。”清曾国藩《送周文泉大令之官城武》诗:“词源一泻不得休,往往巉巖杂婉孌。”2.词的起源。词,指长短句。清纳兰性德《填词》诗:“词源远过诗律近,拟古乐府特加润。”3.语词的源头。在旧辞书中,《辞源》在语词溯源上有开创之功。

【府】《唐韻》方矩切《集韻》《韻會》匪父切,音甫。《說文》文書藏也。《周禮·天官》府六人。《註》治藏,史掌書者。《又》宰夫八職,五曰府,掌官契以治藏。《註》治藏,藏文書,若今起文書草也。又《玉篇》府,聚也。藏,貨也。《書·大禹謨》六府三事允治,萬世永賴。《疏》水火木金土五材,兼以穀爲六府。《禮·曲禮》在府言府,在庫言庫。《註》府謂寶藏財賄之處也。又掌財幣之官皆曰府。《周禮·天官》大府,玉府,內府,外府。又《地官》泉府。又《春官》天府。《前漢·食貨志》太公爲周立九府圜法。《註》皆掌財幣之官,故云九府。又《百官公卿

【中】〔古文〕《唐韻》陟弓切《集韻》《韻會》《正韻》陟隆切,音忠。《書·大禹謨》允執厥中。《周禮·地官·大司徒》以五禮防民僞,而敎之中。《左傳·成十三年》劉子曰:民受天地之中以生。又《左傳·文元年》舉正於中,民則不惑。《註》舉中氣也。又司中,星名。在太微垣。《周禮·春官·大宗伯》以槱燎祀司中司命飌師雨師。又《前漢·律歷志》春爲陽中,萬物以生。秋爲隂中,萬物以成。又中央,四方之中也。《書·召誥》王來紹上帝,自服于土中。《註》洛爲天地之中。《張衡·東京賦》宅中圓大。又正也。《禮·儒行》儒有衣冠中。《周禮·秋官·司刺

【瞻】《唐韻》職廉切《集韻》《韻會》《正韻》之廉切,音詹。《說文》臨視也。《韻會》仰視曰瞻。《詩·邶風》瞻彼日月。《禮·曲禮》視瞻無回。又官名。《魏書·官氏志》有瞻人郞。又國名。《唐書·南蠻傳》瞻博,或曰瞻婆,北距兢伽河。又山水名。《山海經》有瞻諸山。又瞻水,出婁涿山,東流注於洛。又姓。《正字通》元有瞻思,通經學。又通作詹。《史記·周本紀》顧詹有河。又《集韻》章豔切,詹去聲。視也。又叶側姜切,音章。《詩·大雅》維此惠君,民入所瞻。秉心宣猶,考愼其相。相平聲。又叶側銜切,斬平聲。《詩·小雅》節彼南山,維石巖巖。赫

【暇日】空闲的日子。《孟子·梁惠王上》:“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唐杜甫《北征》诗:“维时遭艰虞,朝野少暇日。”清叶廷琯《鸥陂渔话·清华园图记》:“余家距清华园不半里,暇日尝访其遗构。”鲁迅《书信集·致杨霁云》:“倘再与叭儿较,则心力更多白费,故《围剿十年》或当于暇日作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