垓下空陈迹,鸿沟怆近时

垓下空陈迹,鸿沟怆近时

诗句读音
垓下空陈迹平仄:平 仄 平 平 平
拼音: gāi xiàkōng|kòng|kǒngchén jì
鸿沟怆近时平仄:平 平 仄 仄 平
拼音: hóng gōuchuàngjìn shí

垓下空陈迹,鸿沟怆近时释义

【垓下】在今安徽省灵璧县东南。汉高祖刘邦围困项羽于此。参阅《史记·项羽本纪》。

【空】《唐韻》《正韻》苦紅切《集韻》《韻會》枯公切,音崆。空虛也。《史記·天官書》赤帝行德天牢,謂之空。又大也。《詩·小雅》在彼空谷。《傳》大也。又盡也。《爾雅·釋詁》空,盡也。《詩·小雅》杼柚其空。又太空,天也。又地名。《爾雅·釋地》北戴斗極爲空桐。《左傳·哀二十年》宋公遊于空澤。《註》空澤,宋地。《史記·殷本紀註》伊尹生于空桑。《前漢·地理志》京兆縣十二,其三曰船司空。《註》縣名。本主船之官,遂以爲縣。又《武帝紀》元鼎五年,行幸雍遂,踰隴登空同。《註》空同,山名。亦作崆峒。《山海經》白馬山又北二百里曰空桑之

【陈迹】“陈跡”。亦作“陈蹟”。旧迹;遗迹。《庄子·天运》:“夫‘六经’,先王之陈迹也。岂有所以迹哉。”唐郎士元《关羽祠送高员外还荆州》诗:“去去勿復言,衔悲向陈跡。”宋苏轼《送芝上人游庐山》诗:“团团如磨牛,步步踏陈迹。”清龚自珍《水调歌头》词:“仙字蟫饥不食,故纸蝇钻不出,陈蹟太辛酸。”鲁迅《南腔北调集·<自选集>序》:“这一种运动,现在固然已经成为文学史上的陈迹了,但在那时,却无疑地是一次革命运动。”见“陈迹”。汉

【鸿沟】1.古运河名。在今河南省。楚汉相争时曾划鸿沟为界。《史记·项羽本纪》:“项王乃与汉约,中分天下,割鸿沟以西者为汉,鸿沟而东者为楚。”明沉采《千金记·延烧》:“楚汉争锋不得寧,鸿沟画界各相吞。”清许承钦《白沟河》诗:“良平持庙算,谁定割鸿沟。”后亦借指疆土的分界。北周庾信《拟咏怀》之八:“长坂初垂翼,鸿沟遂倒戈。”倪璠注:“谓元帝即位,纔及三年,魏军至襄阳,梁王詧率众会之,遂至於败也。时梁魏地分南北,有若鸿沟。詧本梁朝宗室,助魏自伐,故云倒戈矣。”2.比喻事物间明显的界线。清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卷五:“昔人

【怆】《唐韻》初亮切《集韻》《韻會》楚亮切,音創。《說文》傷也。从心倉聲。《廣韻》悽愴也。《禮·祭義》霜露旣降,君子履之,必有悽愴之心,非其寒之謂也。《註》初亮切。又《集韻》初良切《正韻》齒良切,音昌。《集韻》悲也。《王逸·九思》蚗兮噍噍,蝍蛆兮穰穰。歲忽忽兮惟暮,余感時兮悽愴。又《廣韻》初兩切《集韻》楚兩切,音搶。《廣韻》愴恍,失意貌。

【近时】1.最近一段时期;近期。明谢肇淛《五杂俎·地部二》:“近时戚将军筑蓟镇边墙,不僇一人,期月而功就。”清姚衡《寒秀草堂笔记》卷三:“然篆法刀法,精妙入神,恐近时人未必能若是也。”鲁迅《而已集·答有恒先生》:“现在沉默的原因……单就近时而言,则大原因之一,是:我恐怖了。”2.谓及时。宋褚澄《褚氏遗书》:“羸女宜近时而嫁,弱男宜待壮而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