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戈未揖让,崩迫开其情

干戈未揖让,崩迫开其情

诗句读音
崩迫开其情平仄:平 仄 平 平 平
韵脚:下平十四清
拼音: bēngpò|pǎikāiqí|jīqíng
干戈未揖让平仄:平 平 仄 平 仄
拼音: gān gēwèiyī ràng

干戈未揖让,崩迫开其情释义

【崩】〔古文〕《廣韻》北滕切《集韻》《韻會》悲朋切,音繃。《說文》山壞也,从山朋聲。《玉篇》毀也。《禮·曲禮·註》郉昺曰:自上墜下曰崩。《詩·小雅》如南山之壽,不騫不崩。《春秋·僖十四年》秋八月辛卯,沙鹿崩。《註》沙鹿,山名。又殂落也。《穀梁傳·隱三年》高曰崩,厚曰崩,尊曰崩。又姓。《正字通》明正德中崩愈堅,固始縣丞,潛山人。 《集韻》作。亦作。

【迫】《廣韻》博白切《集韻》《韻會》《正韻》博陌切,音百。《玉篇》逼迫也。《廣韻》急也。《楚辭·哀時命》衆比周以肩迫兮。《前漢·武帝紀》外迫公事。又《增韻》窘也。《楚辭·遠遊》悲時俗之迫阨兮。《後漢·朱暉傳》惶迫伏地,莫敢動。又《集韻》通作柏。《前漢·張耳傳》柏人迫于人也。《武帝·瓠子歌》魚沸鬰兮柏冬日。又叶璧亦切,音必。《馬融·長笛賦》危殆險巇之所迫也,衆哀集悲之所積也。又叶卜各切,音博。《崔瑗·草書勢》草書之法,蓋又略。應時諭指,用于卒迫。漢典考證:〔《楚辭·哀時命》衆比周以相迫兮。〕 謹照原文相迫改肩迫。

【开】〔古文〕《廣韻》苦哀切《集韻》《韻會》丘哀切,音侅。《說文》張也。《廣韻》解也。《韻會》啟也。《爾雅·釋言》闢也。又《五音集韻》通也。《易·乾卦疏》亨通也。會合萬物,令使開通而爲亨也。又發也。《禮·學記》故君子之敎喻也。開而勿達。《註》開謂發頭角。《疏》但爲學者,開發大義頭角而已。又釋也。《易·乾坤卦文言疏》諸卦及爻,皆從乾坤而出,故特作文言,以開釋之。《書·多方》殄戮多罪,亦克用勸,開釋無辜,亦克用勸。又《韻會》條也。又始也。《後漢·馮衍傳》開歲發春兮,百卉含英。《註》開、發,皆始也。《禮·檀弓》曩者爾

【其】〔古文〕丌亓《唐韻》《集韻》《韻會》渠之切《正韻》渠宜切,音碁。《韻會》指物之辭。《易·繫辭》其旨遠,其辭文。《詩·大雅》其在于今。又助語辭。《書·西伯戡黎》今王其如台。《詩·周南》灼灼其華。《玉篇》辭也。又姓。《韻會》漢陽阿侯其石。又《唐韻》《集韻》《韻會》居之切,音姬。《韻會》語辭。《書·微子》若之何其。《詩·小雅》夜如何其。又人名。《史記·酈生傳》酈生食其者,留高陽人也。《註》正義曰:酈食其,三字三音,讀曆異幾。《前漢·楚元王傳》高祖使審食其留侍太上皇。《註》師古曰:食音異,其音基。又山名。《前漢·

【情】〔古文〕啨《唐韻》疾盈切《集韻》《韻會》《正韻》慈盈切,音晴。性之動也。从心靑聲。《董仲舒曰》人欲之謂情。《詩序》六情靜于中,百物盪于外。《白虎通》喜,怒,哀,樂,愛,惡,謂六情。《禮·禮運》何謂人情。喜,怒,哀,懼,愛,惡,欲。七者弗學而能。又情,實也。《論語》上好信,則民莫敢不用情。又叶慈良切,音牆。《韓愈·贈張籍詩》閉門讀書史,淸風戸凉。日念子來游,子豈知我情。 《朱子曰》古人制字,先制得心字,性與情皆从心。性卽心之理,情卽心之用。

【干戈】干和戈是古代常用武器,因以“干戈”用作兵器的通称。《诗·周颂·时迈》:“戴戢干戈,载櫜弓矢。”汉桓宽《盐铁论·世务》:“兵设而不试,干戈闭藏而不用。”《说唐》第一回:“金鼓喧天,干戈耀日。”2.指战争。《史记·儒林列传序》:“然尚有干戈,平定四海,亦未暇遑庠序之事也。”晋葛洪《抱朴子·广譬》:“干戈兴则武夫奋,《韶》《夏》作则文儒起。”宋王安石《何处难忘酒》诗之一:“赋敛中原困,干戈四海愁。”清黄遵楷《<人境庐诗草>跋》:“今海内鼎沸,干戈云扰。”3.指兵士,武力。汉赵晔《吴越春秋·阖闾内传》:“孙武曰:

【未】《唐韻》《集韻》《類篇》《韻會》《正韻》無沸切,音味。《說文》未,味也。六月,百果滋味已具,五行木老於未,象木重枝葉之形。《爾雅·釋天》太歲在未曰協洽。《禮·月令註》季夏者,斗建未之辰也。又《前漢·律歷志》昧薆於未。《釋名》未,昧也。日中則昃,向幽昧也。又《玉篇》未猶不也,未有不,卽有也。又未央,複姓。見《李淳風·乙巳占》。

【揖让】宾主相见的礼仪。《周礼·秋官·司仪》:“司仪掌九仪之賔客摈相之礼,以詔仪容、辞令、揖让之节。”《左传·昭公二十五年》:“子大叔见赵简子,简子问揖让、周旋之礼焉,对曰:‘是仪也,非礼也。’”汉刘向《说苑·君道》:“今王将东面,目指气使以求臣,则厮役之材至矣;南面听朝,不失揖让之礼以求臣,则人臣之材至矣。”晋葛洪《抱朴子·审举》:“燎火及室,不奔走灌注,而揖让盘旋,吾未见焚之自息也。”2.指礼乐文德。《汉书·礼乐志》:“揖让而天下治者,礼乐之谓也。”参见“三揖三让”。3.禅让。让位于贤。《韩非子·八说》:“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