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化伤沦灭,魂交惜未申
感化伤沦灭,魂交惜未申释义
【魂交】梦中精神交接。《庄子·齐物论》:“其寐也魂交,其觉也形开。”陆德明释文引司马彪曰:“精神交错也。”唐黄滔《丈六金身碑》:“夫神通为佛,魂交曰梦,神非梦而罕通,梦非神而不感。”
【惜】《唐韻》《集韻》《韻會》《正韻》思積切,音昔。《說文》痛也。从心昔聲。《廣韻》悋也。《增韻》憐也,愛也。一曰貪也。又叶息約切,音削。《曹植·贈丁儀詩》思慕延陵子,寶劒非所惜。子其寧爾心,親交義不薄。
【未申】1.未能展现,未能表明。《宋书·鲁爽传》:“方当束骸北闕,待戮司寇,懦节未申,伏心边表。”《旧唐书·玄宗纪上》:“逆贼竇怀贞等并以庸妄,权齿朝廷,毫髮之效未申,丘山之衅仍积。”前蜀杜光庭《洋州令公生日拜章词》:“将坛相印,未申报国之劳;洁己澄心,每切修生之愿。”2.古代阴阳五行家以十二支定方位。子在正北,午在正南,卯在正东,酉在正西。未申在西南方。《淮南子·天文训》:“子午、卯酉为二绳,丑寅、辰巳、未申、戌亥为四鉤。”漢
【感化】动人,使之转变。《后汉书·陈禅传》:“禪於学行礼,为説道义以感化之。单于怀服,遗以胡中珍货而去。”金王若虚《论语辨惑四》:“王紫微广之曰:‘仰以事君……俯以临民,必先誥诫号令,感化人情,而使下见信。’”《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五回:“果然是个不孝之子,也应该设法感化他。”郭沫若《屈原》第五幕:“先生,我是一个普通人家的女儿,我受了你的感化,知道了做人的责任。”
【伤】《唐韻》式羊切《集韻》《韻會》《正韻》尸羊切,音商。痛也。《爾雅·釋詁》傷思也。《詩·周南》維以不永傷。《小雅》我心憂傷。又創也,損也。《書·說命》若跣弗視地,厥足用傷。又毀傷也。《禮·緇衣》心以體全,亦以體傷。又戕害也。《左傳·僖二十二年》君子不重傷。又姓。《左傳》傷省,宋人。又《諡法》未家短折曰傷。又叶式亮切,同慯。《張衡·四愁詩》路遠莫致倚愁悵,何爲懷憂心煩傷。漢典考證:〔《爾雅·釋訓》憂思也。〕 謹照原文釋訓改釋詁,憂思也改傷思也。〔《書·說命》若跣勿視地。〕 謹照原文勿視改弗視。 考證:〔《爾雅
【沦灭】马融《广成颂》:“渀薄汾橈,沦灭潭渊。”2.灭亡。《南史·梁纪上·武帝上》:“建康城内不达天命,自取沦灭。”《隋书·王世积传》:“吾辈俱周之臣子,社稷沦灭,其若之何?”鲁迅《华盖集续编·“死地”》:“先烈的‘死’是后人的‘生’的唯一的灵药,但倘在不再觉得沉重的民族里,却不过是压得一同沦灭的东西。”3.消失;埋没。《宋书·乐志一》:“今乐曲沦灭,知音世希。”宋苏轼《屈原塔》诗:“南宾旧属楚,山上有遗塔,应是奉佛人,恐子就沦灭。”宋叶适《通直郎致仕总干黄公行状》:“士不遇,巖栖谷隐,姓名沦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