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坤杀气正沉沉,又听燕台降德音

乾坤杀气正沉沉,又听燕台降德音

诗句读音
乾坤杀气正沉沉平仄:平 平 平 仄 平 平 平
拼音: qián kūnshā qìzhèng|zhēngchén chén
又听燕台降德音平仄:仄 平 平 平 仄 平 平
韵脚:下平二十一侵
拼音: yòutīngyàn táijiàng déyīn

乾坤杀气正沉沉,又听燕台降德音释义

【乾坤】“乾川”。1.《易》的乾卦和坤卦。《易·繫辞下》:“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盖取诸《乾》《坤》。”《大戴礼记·保傅》:“《春秋》之元、《诗》之《关雎》、《礼》之《冠》《昏》、《易》之《乾》《巛》,皆慎始敬终云尔。”明何楷《古周易订诂》卷一:“《周易》首《乾》《坤》。”2.称天地。《易·说卦》:“乾为天……坤为地。”汉班固《典引》:“经纬乾坤,出入三光。”《孔子家语·执辔》:“倮虫三百有六十而人为之长,此乾巛之美也。”金元好问《自题中州集后》诗之三:“万古骚人呕肺肝,乾坤清气得来难。”清蒲松龄《聊斋志异·谕

【杀气】1.犹阴气;寒气。《礼记·月令》:“﹝仲秋之月﹞杀气浸盛,阳气日衰。”《史记·匈奴列传》:“匈奴处北地,寒,杀气早降。”唐李昌符《书边事》诗:“阴风向晚急,杀气入秋多。”袁国平《和毛主席<长征>诗》:“金沙大渡征云暖,草地雪山杀气寒。”2.杀伐的气氛。借指战事或战斗。唐杜甫《北风》诗:“十年杀气盛,六合人烟稀。”元关汉卿《单刀会》第一折:“军罢战,马添膘,杀气散,阵云消。”《秦併六国平话》卷下:“二将场中宛转,杀气腾空。”3.凶恶的神气。《初刻拍案惊奇》卷十:“公孙黑官职又空,面貌又美,只是带些杀气。”夏

【正】〔古文〕《唐韻》《韻會》《正韻》之盛切,音政。《說文》是也。从止一以止。《註》守一以止也。《新書·道術篇》方直不曲謂之正。《易·乾卦》剛健中正。《公羊傳·隱三年》君子大居正。又備也,足也。《易·乾·文言》各正性命。《書·君牙》咸以正罔缺。又《爾雅·釋詁》正,長也。《郭註》謂官長。《左傳·隱六年》翼九宗五正。《杜註》五正,五官之長。又《昭二十九年》木正曰句芒,火正曰祝融,金正曰蓐收,水正曰冥,土正曰后土。又官名。《禮·王制》史以獄成告於正。《鄭註》正,於周鄕師之屬,今漢有正平丞,秦所置。又朼載也。《周禮·夏

【沉沉】1.盛貌;茂盛貌。《淮南子·俶真训》:“不以曲故,是非相尤。茫茫沉沉,是谓大治。”高诱注:“茫茫沉沉,盛貌。”《文选·谢朓<始出尚书省>诗》:“衰柳尚沉沉,凝露方泥泥。”李善注:“沉沉,茂盛之貌也。”唐李咸用《题王处士山居》诗:“云木沉沉夏亦寒,此中幽隐几经年。”宋范成大《桔园》诗:“沉沉剪綵山,垂垂万星毬。”2.水深貌;雨大貌。《文选·司马相如<上林赋>》:“沉沉隐隐,砰磅訇礚。”李善注:“沉沉,深貌也。”南朝宋鲍照《观漏赋》:“波沉沉而东注,日滔滔而西属。”唐何希尧《柳枝词》:“大堤杨柳雨沉沉,万缕千

【又】《唐韻》于救切《集韻》《韻會》尤救切《正韻》爰救切,音宥。《說文》手也。象形。三指者,手之多,略不過三也。《韻會》偏旁作。又《廣韻》又,猶更也。又《韻補》叶夷益切,音亦。復也。《詩·小雅》人之齊聖,飮酒溫克。彼昏不知,壹醉日富。各敬爾儀,天命不又。富音偪。

【燕台】指战国时燕昭王所筑的黄金台。故址在今河北省易县东南。相传燕昭王筑台以招纳天下贤士,故也称贤士台、招贤台。见南朝梁任昉《述异记》卷下。后作为君主或长官礼贤之典。唐李白《江上答崔宣城》诗:“谬忝燕臺召,而陪郭隗踪。”金元好问《即事呈邦瑞》诗:“明日燕臺传盛事,坐中宾客尽名流。”明陈所闻《玉交枝·寄平湖沉海曙》曲:“再休嗟明珠暗投,正燕臺把千金骏求。”程善之《革命后感事和怀霜作即用其韵》:“三品席珍虚鹿币,千金市骨上燕臺。”唐高适《酬裴员外以诗代书》:“题诗碣石馆,纵酒燕王臺。”唐高骈《留别彰德军从事范校书》诗

【降德】。《孔丛子·记义》:“孔子适齐,齐景公让登。夫子降一等,景公三辞,然后登。既坐,曰:‘夫子降德,辱临寡人,寡人以为荣也。’”

【音】《唐韻》《集韻》《韻會》《正韻》於今切,音隂。《說文》聲也。生於心,有節於外,謂之音。宮商角徵羽,聲。絲竹金石匏土革木,音也。从言,含一。《書·舜典》八音克諧。《禮·樂記》變成方謂之音。《疏》方謂文章,聲旣變轉和合,次序成就文章謂之音。音則今之歌曲也。《周禮·春官·大師》以六律爲之音。《疏》以大師吹律爲聲,又使其人作聲而合之,聽人聲與律呂之聲合,謂之爲音。《詩序》情發於聲,聲成文,謂之音。《疏》此言聲成文謂之音,則聲與音別。樂記註:雜比曰音,單出曰聲。記又曰:審聲以知音,審音以知樂,則聲音樂三者不同,以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