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禄念烝尝,著书恣谈謔

干禄念烝尝,著书恣谈謔

诗句读音
著书恣谈謔平仄:仄 平 仄 平
拼音: shūzìtán
干禄念烝尝平仄:平 仄 仄 平
拼音: gàn lùniànzhēng cháng

干禄念烝尝,著书恣谈謔释义

【谈】《唐韻》《集韻》《韻會》徒甘切《正韻》徒藍切,音郯。《說文》語也。《徐曰》談者,和懌而悅言之。《廣韻》談話,言論也。《公羊傳·閔二年》魯人至今以爲美談。《禮·儒行》言談者,仁之文也。《史記·滑稽傳》談言微中。《晉書·阮修傳》王衍當時談宗。又《玉篇》戲調也。《詩·小雅》不敢戲談。又手談。《續博物志》王中郞以圍碁爲坐隱,或亦謂之爲手談。又縣名。《南齊書·州郡志》談縣屬益州始康郡。又蠻州名。《唐書·地理志》嶺南道有談州。又姓。《蜀錄》漢有征東將軍談巴。又《正韻》亦作譚。詳譚字註。又《韻會小補》叶徒黃切,音唐。《

【干禄】朝时勋贵、官吏对被役使的“干”收取免役绢作为一种额外俸给,称“干禄”。《北史·恩幸传·齐诸宦者》:“犹以波斯狗为仪同、郡君,分其干禄。”《资治通鉴·陈宣帝太建七年》:“旧苍头刘桃枝等皆开府封王,其餘宦官、胡儿、歌舞人、见鬼人、官奴婢等滥得富贵者,殆将万数……乃至狗、马及鹰亦有仪同、郡君之号,有鬭鷄,号开府,皆食其干禄。”胡三省注:“干出所部之人,一干输绢十八匹,干身放之。”1.求福。《诗·大雅·旱麓》:“岂弟君子,干禄岂弟。”2.求禄位;求仕进。《论语·为政》:“子张学干禄。”汉王充《论衡·自纪》:“不鬻

【念】《唐韻》奴店切《集韻》《韻會》《正韻》奴玷切,音。《爾雅·釋詁》思也。《疏》常思也。《釋名》念,黏也。意相親愛,心黏著不能忘也。《書·大禹謨》念兹在兹。又《小爾雅》無念,念也。《詩·大雅》無念爾祖。又姓。西魏太守念賢。又《轉注古音》叶人九切,音狃。《書·洪範》汝則念之。叶下咎受。 《六書精蘊》人當念所當念者,故从今。《正譌》俗作念,非。念字原字今下作丅。

【烝尝】秋冬二祭。后亦泛称祭祀。《诗·小雅·楚茨》:“絜尔牛羊,以往烝尝。”郑玄笺:“冬祭曰烝,秋祭曰尝。”汉蔡邕《文范先生陈仲弓铭》:“立庙旧邑,四时烝尝,欢哀承祀,其如祖襧。”明宋濂《故秦母夫人金氏墓志铭》:“烝尝宾燕,悉中条序。”章炳麟《社会通诠商兑》:“宗法者,敬宗而严父,寝庙烝尝,以为大典。”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