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物吟诗对暮天,怀人倚杖临秋水
诗句 | 读音 |
---|---|
怀人倚杖临秋水 | 平仄:平 平 仄 仄 平 平 仄 拼音: huái rén3zhànglínqiū shuǐ |
感物吟诗对暮天 | 平仄:仄 仄 平 平 仄 仄 平 韵脚:下平一先 拼音: gǎn wùyín shīduìmùtiān |
感物吟诗对暮天,怀人倚杖临秋水释义
【怀人】1.思念远行的人。《诗·周南·卷耳》:“嗟我怀人,寘彼周行。”唐柳宗元《游南亭夜还叙志七十韵》:“慕士情未忘,怀人首徒搔。”2.指思念家乡的人。明杨慎《送童士琦瑞州府判赋得蜀江》:“别后怀人更怀土,烦君时一到沧洲。”3.所怀念的人。晋陶潜《悲从弟仲德》诗:“借问为谁悲?怀人在九冥。”
【倚】《唐韻》於綺切《集韻》巨綺切《韻會》《正韻》隱綺切,音輢。因也。《老子·道德經》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又《左傳·昭五年》薳啓彊曰:設机而不倚,爵盈而不飮。又恃也。《前漢·韓信傳》百姓罷極怨望,容容無所倚。又偏也,側也。《禮·問喪》居于倚廬。又倚瑟,合曲也。《前漢·張釋之傳》愼夫人倚瑟而歌。今塡詞家謂之倚聲。又姓。楚左史倚相之後。又《正韻》於戲切,音意。義同。又《集韻》與奇同。《荀子·修身篇》倚魁之行。《註》引《揚子·方言》:秦晉之閒,凡物體不具謂之倚。又《莊子·天下篇》南方有倚人焉,曰黃繚。音義同畸。
【杖】《唐韻》直兩切《集韻》《韻會》雉兩切《正韻》呈兩切,音杖。《說文》所以扶行也。《禮·曲禮》大夫七十而致仕,若不得謝則必賜之几杖。又《王制》五十杖於家,六十杖於鄕,七十杖於國,八十杖於朝。又《禮·喪服小記》父喪苴杖竹也,母喪削杖桐也。又木梃也。《家語》舜事瞽瞍,小棰則待過,大杖則逃走。又《方言》矜謂之杖,謂戈戟柄也。《呂覽·貴已篇》操杖以戰。又《爾雅·釋草》蒤,虎杖。又《唐韻》《集韻》《韻會》《正韻》直亮切,丈去聲。持也。與仗同。《書·牧誓》王左杖黃鉞。又憑倚也。《左傳·襄八年》杖信以待晉。漢典考證:〔《禮
【秋水】的江湖水,雨水。《庄子·秋水》:“秋水时至,百川灌河。”南朝齐陆厥《中山王孺子妾歌》:“岁暮寒飇及,秋水落芙蕖。”唐王勃《滕王阁序》:“落霞与孤鶩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宋王安石《散发一扁舟》诗:“秋水泻明河,迢迢藕花底。”清王士禛《樊圻画》诗:“芦荻无花秋水长,淡云微雨似瀟湘。”峻青《黎明的河边》:“你听,哇--哇--,秋水下来就是这么响。”2.比喻明澈的眼波。唐白居易《宴桃源》词:“凝了一双秋水。”元赵雍《人月圆》词:“别时犹记,眸盈秋水,泪湿春罗。”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宦娘》:“今日箇蹙损春山,望穿
【感物】谓有感于怪异之事。《文选·班彪<王命论>》:“是以王武感物而折契,吕公覩形而进女。”李善注:“《汉书》曰:高祖常从王媪、武负貰酒,时饮醉卧,武负、王媪见其上常有怪。”2.见物兴感。唐韩愈《荐士》诗:“念将决焉去,感物增恋嫪。”《诗刊》1977年第11期:“即所谓‘登山则情满于山’,感物咏志耳。”3.感动或感化他物。汉班固《幽通赋》:“精通灵而感物兮,神动气而入微。”《后汉书·邳彤传》:“一夫荷戟大呼,则千里之将无不捐城遁逃,虏伏请降。自上古以来,亦未有感物动民其如此者也。”明刘基《书绍兴府达鲁花赤九十子阳
【吟诗】1.作诗。宋孔平仲《孔氏谈苑·苏轼以吟诗下吏》:“苏軾以吟诗有讥訕,言事官章疏狎上,朝廷下御史臺差官追取。”清杜濬《一杯叹》诗:“坐使吟诗作赋兴索然,眼见斯文从此废。”2.吟诵诗歌。茅盾《子夜》九:“吟诗的杜新箨也看见了,放下筷子,站起来招呼。”巴金《雪》第一章:“原来他们斜对面座位上的一个有八字胡的中年人正在摇头摆脑地吟诗。”
【对】《唐韻》都隊切《集韻》《韻會》《正韻》都內切,音碓。《說文》應無方也。本作。《爾雅·釋言》對,遂也。《疏》遂者,因事之辭。《廣韻》答也。《增韻》揚也。《詩·大雅》以對于天下。《註》答天下仰望之心也。《書·說命》敢對揚天子之休命。又《禮·曲禮》侍坐於先生,先生問焉,終,則對。《又》君子問更端,則起而對。《註》離席對也。又次對,轉對。《王球貽謀錄》唐百官入閤,有待制次對官。後唐天成中,廢待制次對官,五日一次,內殿百官轉對。又當也,配也。《詩·大雅》帝作邦作對。《註》言擇其可當此國者而君之也。又對簿。《史記·李
【暮】《廣韻》《集韻》《韻會》《正韻》莫故切,音慕。本作莫。《說文》莫,日且冥也。从日,在茻中。《註》平野中望日將落,如在草茻中也。《史記·伍子胥傳》吾日暮塗遠。《屈原·離騷》恐美人之遲暮。○按經典本皆作莫。今或相承用暮字。
【天】〔古文〕兲《唐韻》《正韻》他前切《集韻》《韻會》他年切,腆平聲。《說文》顚也。至高在上,从一大也。《白虎通》鎭也,居高理下,爲物鎭也。《易·說卦》乾爲天。《禮·禮運》天秉陽,垂日星。荀子曰:天無實形,地之上至虛者皆天也。邵子曰:自然之外別無天。《程子遺書》天之蒼蒼,豈是天之形。視下亦復如是。《張子正蒙》天左旋,處其中者順之,少遲則反右矣。《朱子·語類》離騷有九天之說,諸家妄解云有九天。據某觀之,只是九重。蓋天運行有許多重數,裏面重數較軟,在外則漸硬,想到第九重成硬殻相似,那裏轉得愈緊矣。○按天形如卵白。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