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子阴凉叶,茅斋八九椽
诗句 | 读音 |
---|---|
茅斋八九椽 | 平仄:平 平 平 仄 平 韵脚:下平二仙 拼音: máo zhāibā jiǔchuán |
甘子阴凉叶 | 平仄:平 仄 平 平 平 韵脚:入三十怗 拼音: gān zǐyīn liángyè|xié |
甘子阴凉叶,茅斋八九椽释义
【茅斋】亦作“茆斋”。茅盖的屋舍。斋,多指书房、学舍。《南齐书·刘善明传》:“﹝善明﹞质素不好声色,所居茅斋斧木而已,牀榻几案不加剗削。”唐孟浩然《西山寻辛谔》诗:“竹屿见垂钓,茅斋闻读书。”《剪灯馀话·幔亭遇仙录》:“遥知置向茆斋里,夜夜虹光贯紫虚。”清唐孙华《抱灌轩杂兴》诗之一:“野岸青芜合,茅斋白日长。”
【八九】或九个。汉司马相如《子虚赋》:“吞若云梦者八九於其胸中,曾不蔕芥!”《南史·梁元帝纪》:“帝姑义兴昭长公主子王銓兄弟八九人有盛名。”沉砺《狂歌行》:“胸中云梦吞八九,眼前了了小五洲。”2.十分之八九。《红楼梦》第三十回:“紫鹃也看出八九。”
【甘子】1.柑树。唐段成式《酉阳杂俎·木篇》:“近日於宫内种甘子数株,今秋结实一百五十颗,与江南、蜀道所进不异。”2.柑树的果实。晋干宝《搜神记》卷十七:“三人入山,见山顶有果树,众果毕植,行列整齐,如人行。甘子正熟。”唐刘肃《大唐新语·益州长吏》:“唐益州每岁进甘子,皆以纸裹之。”清钱谦益《绣斧西巡歌》之四:“迁官解道如甘子,甘子心头苦自饶。”
【阴凉】见“阴凉”。亦作“阴凉”。1.日光照不到使人感觉凉爽。唐杜甫《秋日夔府咏怀奉寄郑监李宾客一百韵》:“甘子阴凉叶,茅斋八九椽。”元马致远《岳阳楼》第一折:“如今人早晨栽下树,到晚来要阴凉。”杨朔《京城漫记》:“他们搭个棚子,把草晾在阴凉的地方,天天往上喷水,好好保养着,一面动手栽。”2.日光照不到而凉爽的地方。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养羊》:“夏日盛暑,须得阴凉;若日中不避热,则尘汗相渐,秋冬之间,必致癣疥。”老舍《四世同堂》四一:“老人进了门,西墙下已有了阴凉,便搬个小凳坐在枣树下,吸着小顺儿的妈给作好的绿
【叶】《玉篇》古文協字。《後漢·律曆志》叶時月正日。餘詳十部六畫。又《集韻》同旪。《前漢·五行志》次四曰旪用五紀。《註》師古曰,旪讀曰叶。又《正韻》同汁。《張衡·西京賦》五位相汁,以旅于東井。《註》汁、叶同。(葉)《唐韻》與涉切《集韻》《正韻》弋涉切,音枼。《說文》草木之葉。《陸游詩註》吳人直謂桑曰葉。又世也。《詩·商頌》昔在中葉,有震且業。又《博雅》聚也。又書冊。《歐陽修曰》唐人藏書皆作卷軸,後有葉子,似今策子。又姓。《通志·氏族略》葉氏,舊音攝,後世與木葉同音。又與通。《儀禮·士冠禮》贊者洗於房中,側酌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