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风感莘渭,善治仰华勋
诗句 | 读音 |
---|---|
高风感莘渭 | 平仄:平 平 仄 平 仄 韵脚:去八未 拼音: gāo fēnggǎnshēn|xīnwèi |
善治仰华勋 | 平仄:仄 仄 仄 平 平 拼音: shàn zhìyǎng|ánghuá xūn |
高风感莘渭,善治仰华勋释义
【高风】强劲的风。汉刘向《九叹·远游》:“遡高风以低佪兮,览周流於朔方。”唐李白《赠崔侍郎》诗:“高风摧秀木,虚弹落惊禽。”清吴伟业《清风使节图》诗:“豫章夹日吟高风,岁久蟠根造物功。”2.指遭受强风。唐杜甫《向夕》诗:“深山催短景,乔木易高风。”3.指秋风。《太平御览》卷二五引南朝梁元帝《纂要》:“风(秋风)曰商风、素风、凄风、高风、凉风、激风、悲风。”唐杜甫《奉送郭中丞充陇右节度使三十韵》:“斜日当轩盖,高风卷旆旌。”师尹注:“高风,八月风也。”明刘基《淡黄柳·台城秋夜》词:“高风淅淅,翻动林梢败叶。”4.高
【感】〔古文〕《唐韻》《集韻》《韻會》古禫切,甘上聲。《廣韻》動也。从心咸聲。《增韻》格也,觸也。《易·咸卦》天地感而萬物化生,聖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又《字彙補》戸坎切。與撼通。《詩·召南》無感我帨兮。又《集韻》《正韻》胡紺切。與憾通。恨也。《左傳·昭十一年》唯蔡於感。 咸有感義,故感字从咸。
【渭】《廣韻》《集韻》《韻會》于貴切,音胃。水名。《春秋·說題辭》渭之爲言布也。《說文》水出隴西首陽渭首亭南谷。《周禮·夏官·職方氏》雍州,其浸渭洛。《書·禹貢》導渭自鳥同穴。又州名。《廣韻》秦始置隴西郡,後魏置渭州。《廣輿記》今爲鞏昌府。又府有通渭縣。又渭源縣,屬臨洮。渭南縣,屬西安。又濩渭,衆波聲。《木華·海賦》瀖泋濩渭。又《埤蒼》沸渭,不安貌。《王褒·洞簫賦》若雷霆輘鞫,佚豫以沸渭。漢典考證:〔《說文》水出隴西首陽謂首亭南谷。〕 謹照原文謂改渭。 考證:〔《說文》水出隴西首陽謂首亭南谷。〕 謹照原文謂改渭
【善治】1.善于治理;好好治理。《老子》:“政善治,事善能。”《汉书·董仲舒传》:“今汉继秦之后,如朽木粪墙矣,虽欲善治之,亡可奈何。”2.犹善政。《管子·枢言》:“无善事而有善治者,自古及今未尝之有也。”明宋濂《六经论》:“心既不正,则乡閭安得有善俗,国家安得有善治乎?”
【仰】《唐韻》《正韻》魚兩切《集韻》《韻會》語兩切,音。舉首望也。《易·繫辭》仰以觀于天文。《詩·小雅》或棲遲偃仰。又心慕曰企仰。又以尊命曰仰。今公家文移,上行下,用仰字。《前漢·孝文帝紀》詔定三恪禮儀體式,亦仰議之。《註》仰議,猶言議於朝也。又姓。又《集韻》《正韻》魚向切,音。恃也。俟也,資也。《戰國策》東周之民,可令一仰西周。《註》有望於上則仰。《史記·平準書》衣食仰給縣官。又《韻會》疑剛切,音昂。《周禮·地官·保氏軍旅之容註》軍旅之容,闞闞仰仰。《釋文》五剛反,亦作卬。◎按《集韻》卬本仰字省文。又《楚辭·
【华勋】亦作“华勋”。《书·尧典》:“曰若稽古帝尧,曰放勋。”又《舜典》:“曰若稽古帝舜,曰重华。”后因以“华勛”为尧与舜的并称。南朝梁简文帝《七励》:“德合天地,道方华勋。”唐韩愈《醉赠张秘书》诗:“方今向泰平,元凯承华勛。”宋苏轼《子由生日以檀香观音像为寿》诗:“君方论道承华勛,我亦旗鼓严中军。”见“华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