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情帝女慕乘鸾,绀发初簪玉叶冠
诗句 | 读音 |
---|---|
高情帝女慕乘鸾 | 平仄:平 平 仄 仄 仄 平 平 拼音: gāo qíngdì nǚmùchéng|shèngluán |
绀发初簪玉叶冠 | 平仄:仄 平 平 平 仄 平 平 韵脚:上平二十六桓 拼音: gàn fāchūzānyù yè1|4 |
高情帝女慕乘鸾,绀发初簪玉叶冠释义
【高情】1.高隐超然物外之情。晋孙绰《游天台山赋》:“释域中之常恋,畅超然之高情。”唐方干《许员外新阳别业》诗:“莫恣高情求逸思,须防急詔用长材。”宋梅尧臣《过山阳水陆院智洪上人房》诗:“遗墨悲苏倩,高情想遁林。”朱东润校:“遁林,诸本皆作‘遁’。冒广生校作‘道’。”按,道林,支道林,晋时高僧。明李东阳《不寐》诗:“闭门索古义,著书见高情。着鞭让祖生,割席效管寧。从此毕餘生,垂休俟千龄。”2.高尚的情怀;高雅的情致。唐杨炯《为薛令祭刘少监文》:“良辰美景,必躬於乐事;茂林脩竹,每协於高情。”宋曾巩《东轩小饮呈坐中
【帝女】1.天帝与传说中的古帝之女。指天帝之女瑶姬。《山海经·中山经》:“又东二百里,曰姑媱之山。帝女死焉,其名曰女尸。”《文选·江淹<潘黄门悼亡>诗》:“我慙北海术,尔无帝女灵。”李善注:“《宋玉集》云:楚襄王与宋玉游於云梦之野,望朝云之馆,有气焉。须臾之间,变化无穷。王问,此是何气也?玉对曰:昔先王游於高唐,怠而昼寝,梦见一妇人,自云:我帝之季女,名曰瑶姬,未行而亡,封於巫山之臺,闻王来游,愿荐枕席。”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江水二》:“丹山西即巫山者也,有帝女居焉。”2.天帝与传说中的古帝之女。指炎帝之女精卫。
【慕】〔古文〕《唐韻》《集韻》《韻會》《正韻》莫故切,音暮。《說文》習也,愛而習翫模範之也。《史記·司馬相如傳》慕藺相如之爲人,更名相如。又思也。《禮·檀弓》其往也如慕。又係戀不忘也。《孟子》大孝終身慕父母。又姓。又慕容,複姓。
【乘】ZDIC.NET汉典
【鸾】《廣韻》落官切《集韻》《韻會》盧丸切《正韻》盧官切,音鑾。神鳥也,赤神之精,鳳凰之佐,雞身赤毛,色備五采,鳴中五音,出女牀山。《山海經》女牀山有鳥,狀如翟而五彩文,名曰鸞。見則天下安寧。又《洽聞記》蔡衡曰:多赤色者鳳,多靑色者鸞。《李賀詩》銅鏡立靑鸞。又鸞鈴。《詩·小雅》和鸞雝雝。《毛傳》在軾曰和,在鑣曰鸞。《左傳·桓二年》鍚鸞和鈴,昭其聲也。《杜註》鍚在馬額,鸞在鑣,和在衡,鈴在旂,動皆有聲。《埤雅》鸞鳥,雌曰和,雄曰鸞。禮云:在輿則聞鸞和之聲,蓋取諸此。古時鸞輿順動,此鳥飛集車上,雄鳴於前,雌應於後。
【绀发】原指佛教如来绀琉璃色头发。后亦指道教得道者之发,或泛指一般绀青色头发。北魏杨衒之《<洛阳伽蓝记>序》:“阳门饰豪眉之像,夜臺图紺髮之形。”宋徐铉《赠王贞素先生》诗:“先生尝已佩真形,紺髮朱颜骨气清。”明文徵明《送于器之廉宪还滁》诗:“忆得滁阳始相见,紺髮垂云俱弱冠。”
【初】〔古文〕《唐韻》《集韻》楚居切《正韻》楚徂切,楚平聲。《說文》始也。从刀衣,裁衣之始也。《徐曰》禮之初,施衣以蔽形。《書·禹謨》率百官若帝之初。《蔡仲》愼厥初。又《禮·檀弓》夫魯有初。《註》初謂故事。又《列子·天瑞篇》太初者,氣之始也。《韓愈詩》賢愚同一初。《韻會》又姓。
【簪】〔古文〕兂《廣韻》側吟切《集韻》《韻會》緇岑切《正韻》緇深切,音。首筓也。《釋名》簪,兓也,連冠于髮也。又也,因形名之也。又《廣韻》作含切《集韻》《韻會》《正韻》祖含切,音鐕。義同。又疾也。《易·豫卦》由豫,大有得,勿疑,朋盍簪。《疏》簪,疾也。以信待之,則羣朋合聚,而疾來也。又《前漢·百官表》爵一級曰公士,二上造,三簪嫋裊。《註》師古曰:以組帶馬曰裊。簪裊者,言飾此馬也。又《集韻》子感切,音昝。《易》朋盍簪。王肅讀。又徂官切。《易》朋盍簪。李鼎祚曰:簪舊讀作攢。 《集韻》或作、篸。漢典考證:〔《易·豫卦
【玉叶】1.对花木叶子之美称。南朝梁江淹《学梁王兔园赋》:“青树玉叶,弥望成林。”宋范成大《至昌为具赏东轩千叶梅》诗:“玉叶重英意已芽,新移竹外小横斜。”明刘基《梅花七绝句》之六:“琼跗玉叶两依依,摇落空山物色微。”2.喻云彩。晋陆机《浮云赋》:“金柯分,玉叶散,緑翘明,岩英焕。”南朝梁简文帝《咏云》:“玉叶散秋影,金风飘紫烟。”唐章孝标《玩月遇云》诗:“无端玉叶连天起,不放金波到晓流。”3.犹玉牒,指皇家谱系。南朝梁江淹《宋安成王右常侍刘乔墓志文》:“玉叶既积,金徽方传。乃毓伊人,尅广克宜。”宋柳永《中吕宫·送
【冠】《唐韻》《集韻》《韻會》古丸切《正韻》沽歡切,音官。《說文》絭也,所以絭髮。从冖,元。冠有法制,故从寸。《徐曰》取其在首,故从元。古亦謂冠爲元服。《白虎通》冠者,卷也。卷持其髮也。《釋名》冠,貫也,所以貫韜髮也。《後漢·輿服志》上古穴居野處,衣毛冒皮。後世聖人見鳥獸有冠角胡,遂制冠冕纓緌。又姓。《風俗通》古者鶡冠子之後。又《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古玩切,官去聲。《禮·曲禮》二十曰弱冠。《冠儀》冠者,禮之始也。故聖王重冠。《白虎通》男子幼,娶必冠。《韻會》男子二十加冠曰冠。又爲衆之首曰冠。《前漢·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