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情发清旷,绝巘疲危陟
高情发清旷,绝巘疲危陟释义
【绝巘】极高的山峰。晋张协《七命》:“於是登絶巘,遡长风。”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江水二》:“絶巘多生怪柏。”明刘基《李氏湖山义塾记》:“其上多奇峰絶巘。”
【疲】《唐韻》符羈切《集韻》《韻會》《正韻》蒲麋切,音皮。《說文》勞力也。《玉篇》乏也。《增韻》倦也。《前漢·萬石君傳》慶慙不任職,上書曰:臣幸得待罪丞相,疲駑無以輔治。《後漢·光武紀》我自樂此,不為疲也。又《增韻》止也。又《管子·小匡篇》諸侯以疲馬犬羊為幣。《注》疲謂瘦也。又《集韻》或作罷。《左傳·成十六年》奸時以動,而疲民以逞。《釋文》疲,亦本作罷。又《類篇》章移切,音支。病也。 《類篇》或作疷。
【危】〔古文〕《唐韻》魚爲切《集韻》《韻會》虞爲切,僞平聲。《說文》在高而懼也。从厃,人在厓上,自卪止之也。《徐曰》孝經,高而不危,制節謹度。故从卪。《玉篇》不安貌。《廣韻》疾也。隤也,不正也。又《禮·儒行》有比黨而危之者。《註》危,欲毁害之也。又屋棟上也。《禮·喪大記》升自東榮,中屋履危。《疏》踐履屋棟高危處。又《韻會》宿名。三星。《左傳·襄二十八年註》武之宿,虛危之星。又《書·禹貢》三危旣宅。《韻會》三峗,山名。通作危。漢典考證:〔升自東榮,中屋危。〕 謹照禮記原文,危上增履字。 考證:〔升自東榮,中屋危。
【陟】〔古文〕《廣韻》《集韻》《韻會》竹力切,音稙。《爾雅·釋詁》陟,陞也。《說文》登也。《書·舜典》汝陟帝位。又《太甲》若陟遐,必自邇。又《立政》其克詰爾戎兵,以陟禹之迹。《詩·周南》陟彼崔嵬。又《廣韻》進也。《書·舜典》三載考績,三考黜陟幽明。又《玉篇》高也。《爾雅·釋山》山三襲陟。《疏》山之形若三山重累者名陟。又人名。《書·君奭》在太戊時則有若伊陟臣扈。又《集韻》的則切,音得。《周禮·春官》大卜掌三夢之灋,一曰致夢,二曰觭夢,三曰咸陟。《註》陟之爲言得也。讀如王德翟人之德。言夢之皆得也。 《集韻》或作徏徝
【高情】1.高隐超然物外之情。晋孙绰《游天台山赋》:“释域中之常恋,畅超然之高情。”唐方干《许员外新阳别业》诗:“莫恣高情求逸思,须防急詔用长材。”宋梅尧臣《过山阳水陆院智洪上人房》诗:“遗墨悲苏倩,高情想遁林。”朱东润校:“遁林,诸本皆作‘遁’。冒广生校作‘道’。”按,道林,支道林,晋时高僧。明李东阳《不寐》诗:“闭门索古义,著书见高情。着鞭让祖生,割席效管寧。从此毕餘生,垂休俟千龄。”2.高尚的情怀;高雅的情致。唐杨炯《为薛令祭刘少监文》:“良辰美景,必躬於乐事;茂林脩竹,每协於高情。”宋曾巩《东轩小饮呈坐中
【发】《唐韻》《集韻》《韻會》《正韻》方伐切,音髮。《說文》發也。《詩·召南》壹發五豝。《傳》發,矢也。《前漢·匈奴傳》矢四發。《註》射禮三而止,每射四矢,故以十二矢爲一發。師古曰:發,猶今言箭一放兩放也。又《廣韻》起也。《孟子》舜發於畝之中。又舒也,揚也。《易·乾卦》六爻發揮。《疏》發,越也。又《坤卦》發於事業。《疏》宣發也。《左傳·桓二年》聲名以發之。《註》發揚此德也。又《博雅》開也。《書·武成》發鉅橋之粟。《疏》謂開出也。《詩·小雅》明發不寐。《註》謂將旦而光明開發也。又《玉篇》進也,行也。《博雅》去也。
【清旷】1.清朗开阔。《后汉书·仲长统传》:“欲卜居清旷,以乐其志。”唐权德舆《晚渡扬子江却寄江南亲故》诗:“胸中千万虑,对此一清旷。”清蒋士铨《第二碑·题坊》:“表幽贞,留私葬,扫除芜秽还清旷。”冰心《南归》:“草树葱笼,地方清旷,同公园一般。”2.清明旷达。南朝梁沉约《报博士刘杳书》:“犹復少存閒远,徵怀清旷。”宋林逋《和运使陈学士游灵隐寺寓怀》:“泓澄冷泉色,写我清旷心。”《宋史·文苑传四·苏舜钦》:“耳目清旷,不设机关以待人,心安閒而体舒放。”清袁枚《随园诗话补遗》卷三:“芜湖令陈岸亭湛深禪理,诗故清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