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僧本姓竺,开士旧名林

高僧本姓竺,开士旧名林

诗句读音
开士旧名林平仄:平 仄 仄 平 平
韵脚:下平二十一侵
拼音: kāi shìjiù2lín
高僧本姓竺平仄:平 平 仄 仄 平
韵脚:入一屋
拼音: gāo sēngběn xìngzhú|dǔ

高僧本姓竺,开士旧名林释义

【开士】的异名。以能自开觉,又可开他人生信心,故称。后用作对僧人的敬称。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提婆初至,为东亭第讲《阿毗曇》”刘孝标注引晋慧远《<阿毗昙心>叙》:“有出家开士字法胜,以《阿毗曇》源流广大,卒难寻究,别撰斯部。”《释氏要览》卷上:“经中多呼菩萨为开士。前秦苻坚赐沙门有德解者号开士。”唐颜真卿《怀素上人草书歌》序:“开士怀素,僧中之英。”清赵翼《登金山塔顶放歌》:“不见古开士,悬崖撒手凌苍茫。”汉

【旧】《唐韻》《集韻》《韻會》巨救切《正韻》巨又切,音柩。《說文》鴟舊,舊留也。《徐曰》卽怪鴟也。又《廣韻》故也。《增韻》對新之稱。《詩·豳風》其新孔嘉,其舊如之何。《左傳·僖二十八年》輿人誦,原田每每,舍其舊,而新是謀。《公羊傳·莊二十九年》新延廄者何。修舊也。又久也。《詩·大雅》於乎小子,告爾舊止。《箋》舊,久也。又《韻會》昔也,老宿也。又姓。漢上黨太守舊彊。又與柩同。《金史·蔡珪傳》燕靈王舊。舊,古柩字通用。又《韻會》《正韻》巨九切,音臼。義同。又《集韻》許尤切,音休。與鵂同。又《韻補》叶巨己切,音技。《

【名】《唐韻》武幷切《集韻》《韻會》彌幷切《正韻》眉兵切,音詺。《說文》自命也。从口从夕。夕者,冥也。冥不相見,故以口自名。《玉篇》號也。《廣韻》名字也。《春秋·說題》名,成也。《左傳·桓六年》九月丁卯,子同生,公問名于申繻。對曰:名有五,有信,有義,有象,有假,有類。又自呼名也。《禮·曲禮》父前子名,君前臣名。又呼人之名也。《禮·曲禮》國君不名卿老世婦。又名譽也。《易·乾卦》不易乎世,不成乎名。又《春秋·說題》名,大也。《書·武成》告于皇天后土,所過名山大川。《疏》山川大,乃有名,名大互言之耳。又名號也。《儀

【林】《唐韻》力尋切《集韻》《韻會》犂針切《正韻》犂沈切,音臨。《說文》平土有叢木曰林。徐曰:叢木,故从二木。平土,故二木齊。《詩·小雅》依彼平林。又野外謂之林。《詩·周南》施于中林。又山木曰林。《穀梁傳·僖十四年》林屬于山爲麓。又《周禮·地官·林衡註》竹木曰林,水衡曰衡。又《爾雅·釋詁》林,君也。又盛貌。《詩·小雅》有壬有林。又林鐘,律名。《禮·月令》季夏之月律中林鐘。《周禮》作函鐘。又羽林,星名。應劭曰:天有羽林,大將軍之星也。林喩若林木,羽翼,鷙擊之意,故以名武官。《前漢·宣帝紀》取從軍死事者之子,養爲羽

【高僧】、道行高深的和尚。唐刘长卿《寄灵一上人诗》:“高僧本姓竺,开士旧名林。”清王士禛《池北偶谈·谈异五·河套喇嘛》:“顶骨数珠者,以高僧顶骨中取圆厚如碁者为之。”《瞭望》1991年第50期:“曼殊是个美食家,虽为高僧,不肯茹素。”

【本姓】姓、氏有别,同一始祖母生下的子女及其后代是一姓,称“本姓”。又名正姓。汉王充《论衡·诘术》:“古者有本姓,有氏姓……以本姓则用所生,以氏姓则用事、吏、王父字。”黄晖校释:“《礼记大传》郑注曰:‘始祖为正姓,高祖为庶姓。’正姓即此本姓,庶姓即此氏姓。”2.原姓。《汉书·高帝纪》“母媪尝息大泽之陂”唐颜师古注:“史家不详著高祖母之姓氏,无得记之……寧有刘媪本姓实存,史迁肯不详载?”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四》:“王秃子幼失父母,迷其本姓,育於姑家,冒姓王。”

【竺】《廣韻》《集韻》《韻會》張六切《正韻》之六切,音竹。《廣雅》竺,竹也。其表曰笢。又天竺,國名。《後漢·西域傳》天竺國,一名身毒國,在月氏東南數千里。《山海經》有國名曰朝鮮、天毒。《郭璞註》卽天竺國。《括地志》天竺國,有東、西、南、北、中央五國。《通志略》天竺卽捐毒也。又姓。《後漢·竇融傳》酒泉都尉竺曾。又地名。《福建志》福淸縣石竺山,其產多竹而少筍。又《廣韻》東毒切《集韻》《正韻》都毒切,音篤。《爾雅·釋訓》竺,厚也。《疏》與篤同。《楚辭·天問》稷惟元子,帝何竺之。《註》厚也。一作篤。又《廣韻》丁木切,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