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基由内心,朴实无甃砌

根基由内心,朴实无甃砌

诗句读音
朴实无甃砌平仄:平 平 平 仄
拼音: pǔ shíwúzhòu qì
根基由内心平仄:平 平 平 仄 平
拼音: gēn jīyóunèi xīn

根基由内心,朴实无甃砌释义

【朴实】1.淳朴诚实;质朴笃实。《北史·齐纪上·高祖神武帝》:“贺拔焉过儿朴实无罪过,潘相乐本作道人,心和厚,汝兄弟当得其力。”《宋史·道学传四·李燔》:“燔交友有益,而进学可畏,且直谅朴实,处事不苟,它日任斯道者必燔也。”明无名氏《女真观》第二折:“因见先生外貌谦恭,内才朴实,表里相称,况又是师父的姪儿,因此成就这段姻缘。”清刘大櫆《渔溪巴君墓志铭》:“平生朴实自守,最厌浮夸之习。”2.朴素,不奢侈,不华丽。清梁绍壬《两般秋雨盦随笔·清勤堂随笔》:“朱文端相国,自奉甚约,抚浙时,飭所部凡婚嫁丧葬,贫富各有品式,

【无】〔古文〕《唐韻》武夫切,音巫。《說文》,亡也。奇字,无通。王育說,天屈西北爲无。《易·乾卦》无咎。《釋文》无音無。易內皆作此字。《藝苑雄黃》无亦作亡。古皆用亡无,秦時始以蕃橆之橆爲有無之無。詩、書、春秋、禮記、論語本用无字,變篆者變爲無,惟易、周禮盡用无。然論語亡而爲有,我獨亡,諸無字,蓋變隸時誤讀爲存亡之亡,故不改也。又《廣韻》莫胡切,音模。南无,出《釋典》。(無)〔古文〕《唐韻》武扶切《廣韻》武夫切《集韻》《韻會》《正韻》微夫切,音巫。《說文》亡也。《玉篇》不有也。《書·舜典》剛而無虐,而無傲。又《益

【甃砌】石等砌垒的井壁。宋刘延世《孙公谈圃》:“嘉祐中,治所居屋,得废井,甃砌完好,泉清且甘。”亦谓以砖石等垒砌。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御街》:“杈子里有砖石甃砌御沟水两道。”清刘大櫆《乡饮宾方君墓志铭》:“镇人平治道路,君亦同其甃砌。”典

【根基】。《三国志·魏志·邓艾传》:“恪新秉国政,而内无其主,不念抚恤上下以立根基。”《朱子语类》卷六四:“譬如为臺观须是大做根基,方始上面可以高大。”明李贽《六度解》:“有田地方有根基,可以为屋种田。”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二四章:“今日我下狠心停留在商洛山中,就为的是替日后的百万大军打个好根基。”2.底细,缘由。《再生缘》第四七回:“娘子含欢説慢些,少不得,妾身细细数根基。”3.佛教称道根,根性。《红楼梦》第一○一回:“这个散花菩萨,根基不浅,道行非常。”《老残游记续集遗稿》第四回:“你本是有大根基的人,只

【由】《廣韻》以周切《集韻》《韻會》夷周切《正韻》于求切,音猷。《廣韻》从也。《韻會》因也。《爾雅·釋詁》自也。《註》猶从也。《論語》觀其所由。《註》經也,言所經從。《禮·內則》由衣服飮食,由執事。《註》由,自也。《儀禮·士相見禮》願見無由達。《註》言久無因緣,以自達也。又《博雅》由,行也。《書·微子之命》率由典常,以蕃王室。《禮·經解》是故隆禮由禮,謂之有方之士。《疏》由,行也。又於也。《詩·大雅》無易由言。《箋》由,於也。又《博雅》由,用也。《書·盤庚》冲人非廢厥謀,弔由靈。《註》弔,至,由,用,靈,善也。

【内心】1.谓出于真诚。《礼记·礼器》:“礼之以多为贵者,以其外心者也……礼之以少为贵者,以其内心者也。”郑玄注:“内心,用心於内,其德在内。”2.心在体内,故称为内心。亦指心中、心里头。汉刘向《说苑·脩文》:“是故服不成象,而内心不变。”《净印法门经》卷一:“内心寂静若虚空,外观世间犹如幻。”巴金《怀念萧珊》一:“内心的痛苦象一锅煮沸的水,她怎么能遮盖住!”3.三角形内切圆的圆心。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