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溪驿(缺月昏昏漏未央)
葛溪驿(缺月昏昏漏未央)原文
【葛溪驿】
缺月昏昏漏未央,一灯明灭照秋床。
病身最觉风露早,归梦不知山水长。
坐感岁时歌慷慨,起看天地色凄凉。
鸣蝉更乱行人耳,正抱疏桐叶半黄。
葛溪驿(缺月昏昏漏未央)注释版
缺月昏昏漏未央,一灯明灭照秋床。
缺月:不圆的月亮。漏:漏壶,古代计时器。未央:未尽。明灭:忽明忽暗。
病身最觉风露早,归梦不知山水长。
坐感岁时歌慷(kāng)慨(kǎi),起看天地色凄凉。
岁时:时光。起:起来。
鸣蝉更乱行人耳,正抱疏桐叶半黄。
行人:诗人自指。
葛溪驿(缺月昏昏漏未央)译文版
缺月昏昏漏未央,一灯明灭照秋床。
一钩残月挂在天空,月色昏昏,漏声滴答,黑夜正长;一盏油灯,忽明忽暗,寂寂地照着我的床。
病身最觉风露早,归梦不知山水长。
多病的身子,最早感觉到风霜的寒意;做梦回到家乡,梦中不知道远隔千山万水,道路漫漫。
坐感岁时歌慷慨,起看天地色凄凉。
披衣而坐,纷扰的世事乱人心胸,禁不住慷慨高歌;起床徘徊,俯仰天地,只见到一片孤寂凄凉。
鸣蝉更乱行人耳,正抱疏桐叶半黄。
那凄切的鸣蝉声传入耳中,使我的心更乱;它紧抱着萧疏的梧桐树,树上的叶子已经半黄。
葛溪驿(缺月昏昏漏未央)拼音版
【gě xī yì 】【葛溪驿】
quē yuè hūn hūn lòu wèi yāng ,yī dēng míng miè zhào qiū chuáng 。缺月昏昏漏未央,一灯明灭照秋床。
bìng shēn zuì jiào fēng lù zǎo ,guī mèng bú zhī shān shuǐ zhǎng 。病身最觉风露早,归梦不知山水长。
zuò gǎn suì shí gē kāng kǎi ,qǐ kàn tiān dì sè qī liáng 。坐感岁时歌慷慨,起看天地色凄凉。
míng chán gèng luàn háng rén ěr ,zhèng bào shū tóng yè bàn huáng 。鸣蝉更乱行人耳,正抱疏桐叶半黄。
葛溪驿(缺月昏昏漏未央)作者王安石简介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西)人。庆历二年(1042)进士,授签书淮南判官。仁宗嘉祐三年(1058),入为三司度支判官,上书仁宗,提倡变法。神宗即位,任翰林学士兼侍讲,再次上书,力主革新。熙宁二年(1069),拜参知政事,设制置三司条例司,主持变法,积极推行农田、水利、青苗、均输、保甲、免役、市易、保马、方田等新法。次年,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七年,出知江宁府。八年,再相,次年复罢。十年(1077)封舒国… 王安石详细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