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飞鸿缥缈,沈没空碧

共飞鸿缥缈,沈没空碧

诗句读音
沈没空碧平仄:平 平 平 仄
拼音: shěn méikōng bì
共飞鸿缥缈平仄:平 平 平 平 仄
拼音: 4|1fēi hóngpiāo miǎo

共飞鸿缥缈,沈没空碧释义

【沈没】亦作“沉没”。1.没入水中。《隶释·汉李翕析里桥郙阁颂》:“沉没洪渊,酷烈为祸。”《三国志·吴志·华覈传》:“今虽颇种殖,閒者大水沉没。”《南史·沉攸之传》:“及攻郢城,夜尝风浪,米船沉没。”《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五回:“万一买不着私盐,他便连船也不要了,等夜静时,凿穿了船底,由他沉下去,便报了个沉没。”冰心《我的童年》:“听说还有一艘叫做‘海天’的,因为舰长驾驶失误,触礁沉没了。”2.借指死亡。明李贽《招魂》:“王逸云:‘小山之徒閔伤屈原身虽沉没,名德显闻,与隐处山泽无异,故作《招隐士》之赋以彰其志

【空碧】碧。南朝梁江淹《水上神女赋》:“野田田而虚翠,水湛湛而空碧。”2.指澄碧的水色。唐白居易《西湖晚归回望孤山寺赠诸客》诗:“烟波澹荡摇空碧,楼殿参差倚夕阳。”3.指澄碧的天空。五代齐己《自遣》诗:“云无空碧在,天静月华流。”宋秦观《好事近·梦中作》词:“飞云当面化龙蛇,夭矫转空碧。”清缪荃孙《<宋元词四十家>序》:“孕幽想於流黄,激凉吹於空碧。”

【共】〔古文〕《唐韻》《集韻》《韻會》《正韻》渠用切,蛩去聲。《說文》同也。从廿卄。《徐曰》廿音入,二十共也,會意。《玉篇》同也,衆也。《廣韻》皆也。《增韻》合也,公也。《禮·王制》爵人于朝,與士共之。《史記·張釋之傳》法者,所與天下共也。又《唐韻》九容切《集韻》《韻會》居容切,音恭。《前漢·王褒傳》共惟秋法,五始之要。《註》服虔曰:共,敬也。師古曰:共,讀曰恭。又姓。《氏族略》以國爲氏。又地名。《詩·大雅》侵阮徂共。《韻會》阮國之地,在河內共城。又《集韻》古勇切《正韻》居竦切,恭上聲。《前漢·百官公卿表》垂作

【飞鸿】1.指画有鸿雁的旗。《礼记·曲礼上》:“前有车骑,则载飞鸿。”孔颖达疏:“鸿,鸿鴈也。鴈飞有行列,与车骑相似,若军前忽遥见彼人有多车骑,则画鸿於旌首而载之,使众见而为防也。”2.虫名。《逸周书·度邑》:“发之未生,至于今六十年,夷羊在牧,飞鸿过野。”3.飞行着的鸿雁。汉马融《长笛赋》:“尔乃听声类形,状似流水,又象飞鸿。”南朝宋鲍照《数诗》:“四牡曜长路,轻盖若飞鸿。”清龚自珍《点绛唇》词:“目送飞鸿,影入长天灭。”4.指音信。唐韩愈《祭窦司业文》:“自视雏鷇,望君飞鸿,四十餘年,事如梦中。”《二十年目睹

【缥缈】“縹眇”。亦作“縹渺”。1.高远隐约貌。《文选·木华<海赋>》:“羣仙縹眇,餐玉清涯。”李善注:“縹眇,远视之貌。”唐杜甫《白帝城最高楼》诗:“城尖径仄旌斾愁,独立縹緲之飞楼。”宋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词:“缺月掛疏桐,漏断人初静。惟见幽人独往来,縹渺孤鸿影。”清孔尚任《桃花扇·草檄》:“孤影,南枝乍冷,见乌鹊縹緲,惊飞栖止不定。”郭沫若《星空·天上的市街》:“我想那缥缈的空中,定然有美丽的街市。”2.随风飘扬;随水浮流。唐李白《愁阳春赋》:“縹緲兮翩緜,见游丝之縈烟。”宋陈允平《垂杨》词:“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