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锦战袍花斗新,绣鞯珠络金麒麟

宫锦战袍花斗新,绣鞯珠络金麒麟

诗句读音
宫锦战袍花斗新平仄:平 仄 仄 平 平 仄 平
韵脚:上平十七眞
拼音: gōng jǐnzhànpáo huādǒu|dòuxīn
绣鞯珠络金麒麟平仄:仄 平 平 仄 平 平 平
拼音: xiùjiānzhū luòjīnqí lín

宫锦战袍花斗新,绣鞯珠络金麒麟释义

【宫锦】造宫样所制的锦缎。唐岑参《胡歌》:“黑姓蕃王貂鼠裘,葡萄宫锦醉缠头。”前蜀毛文锡《虞美人》词:“宝檀金缕鸳鸯枕,綬带盘宫锦。”宋王安国《清平乐·春晚》词:“满地残红宫锦污,昨夜南园风雨。”明袁宏道《贞寿诗为冯太史母》:“宫锦到地红,霜心与头白。”清刘大櫆《江贞女传》:“顾君至岳州,遂以宫锦团扇、水晶连环授江氏幼女,以为订。”

【战】古文《廣韻》《集韻》《韻會》《正韻》之膳切,旃去聲。《說文》也。《左傳·莊十一年》皆曰戰。又懼也。《書·仲虺之誥》小大戰戰。又姓。漢戰兢,明戰愼。

【袍花】锦袍上的纹饰。唐白居易《和春深》之四:“通犀排带胯,瑞鶻勘袍花。”

【斗】〔古文〕《唐韻》《集韻》《韻會》《正韻》當口切,音陡。《說文》大升也。《羣經音辨》升十之也。《史記·李斯傳》平斗斛度量。《前漢·律歷志》斗者,聚升之量也。又宿名。《春秋·運斗樞》第一至第四爲魁,第五至第七爲杓,合爲斗。居隂播陽,故稱北斗。《易·豐卦》日中見斗。《疏》日中盛明之時,而斗星顯見。《詩·小雅》維北有斗。《疏》維此天上,其北則有斗星。《史記·天官書》北斗七星,所謂璇璣玉衡以齊七政也。《又》衡殷南斗。《註》南斗六星爲天廟,丞相大宰之位。又酒器。《詩·大雅》酌以大斗。《疏》大斗長三尺,謂其柄也。蓋從大

【新】〔古文〕《唐韻》息鄰切《集韻》《韻會》斯人切《正韻》斯鄰切,音辛。《說文》取木也。又《博雅》初也。《易·大畜》日新其德。《書·胤征》咸與惟新。《詩·豳風》其新孔嘉。《禮·月令》孟秋,農乃登穀,天子嘗新,先薦寢廟。又《唐書·禮樂志》正旦羣臣上千秋萬歲壽,制曰履新之慶。又姓。《晉語》新穆子。又複姓。《史記·魯仲連傳》新垣衍。《註》索隱曰:新垣,姓。衍,名也,爲梁將。又州名。漢屬合浦郡,梁立新州。又《詩·小雅》薄言采芑,于彼新田。《朱傳》田一歲曰葘,二歲曰新田。又《韻補》叶蘇前切。《道藏歌》終劫複始劫,愈覺靈顏

【绣】《廣韻》《集韻》《韻會》《正韻》息救切,音秀。《說文》五采備也。《釋名》繡,修也,文修修然也。《書·益稷》黼黻絺繡。《周禮·冬官考工記》畫繢之事,五采備,謂之繡。又姓。《姓氏急就篇》漢有繡君實。又《集韻》先彫切,音蕭。《類篇》綺屬。《詩·唐風》素衣朱繡。《箋》繡,當爲綃。《韻補》當讀如肖。漢典考證:〔《周禮·冬官考工記》畫繢之事,五采備,爲之繡。〕 謹照原文爲之改謂之。 考證:〔《周禮·冬官考工記》畫繢之事,五采備,爲之繡。〕 謹照原文爲之改謂之。

【鞯】《唐韻》《正韻》則前切,音箋。《說文》馬鞁具也。《玉篇》鞍韉也。

【珠络】缀珠而成的网络。头饰之一种。唐杜牧《少年行》:“春风细雨走马去,珠络璀璀白罽袍。”宋王君玉《国老谈苑》卷二:“冯拯姬媵颇众。在中书,密令堂吏市珠络,自持为遗。”明唐寅《进酒歌》:“洞庭秋色儘可沽,吴姬十五笑当炉,翠鈿珠络为谁好,唤客那问钱有无。”2.比喻晶莹连贯之物。明徐弘祖《徐霞客游记·江右游日记》:“上至喷雪,则悬瀑落峯间,一若疋练下垂,一若玉筯分泻。分泻者,交縈石隙,珠络纵横。”此喻分泻的瀑布。郭沫若《下龙湾》诗:“群鱼跃海联珠络,万屿排空列画屏。”此喻跃海的鱼群。汉

【金】〔古文〕《唐韻》居音切《集韻》《韻會》《正韻》居吟切,音今。《易·繫辭註》天地之數,五五相配以成金木水火土。《疏》地四與天九相得,合爲金。《書·洪範》五行,四曰金,金曰從革。《傳》金可以攺更。《疏》可銷鑄以爲器也。《又》從革作辛。《傳》金之氣味。《疏》金之在火,別有腥氣,非苦非酸,其味近辛,故云金之氣味。又金有五色。《說文》五色金,黃爲之,長久薶,不生衣。百煉不輕,從革不違,西方之行,生於土。《爾雅·釋器》黃金謂之璗,其美者謂之鏐,白金謂之銀,其美者謂之鐐。《書·禹貢》厥貢惟金三品。《傳》金銀銅也。《前漢

【麒麟】1.古代传说中的一种动物。形状像鹿,头上有角,全身有鳞甲,尾像牛尾。古人以为仁兽、瑞兽,拿它象征祥瑞。《管子·封禅》:“今凤凰麒麟不来,嘉穀不生。”宋黄庭坚《送范德孺知庆州》诗:“阿兄两持庆州节,十年麒麟地上行。”郭沫若《屈原》第三幕:“你们要听那妖精的话,说凤凰是鸡,说麒麟是羊子,说龙是蚯蚓,说灵龟是甲鱼。”2.比喻才能杰出的人。《晋书·顾和传》:“和二岁丧父,总角便有清操,族叔荣雅重之,曰:‘此吾家麒麟,兴吾宗者,必此人也。’”3.见“麒麟阁”。4.见“麒麟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