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名蹭蹬初何憾,朋旧乖离未免悲
诗句 | 读音 |
---|---|
功名蹭蹬初何憾 | 平仄:平 平 仄 平 平 平 仄 韵脚:去五十三勘 拼音: gōng míngcèng dèngchūhé|hē|hèhàn |
朋旧乖离未免悲 | 平仄:平 仄 平 平 仄 仄 平 韵脚:上平六脂 拼音: péngjiùguāi líwèi miǎnbēi |
功名蹭蹬初何憾,朋旧乖离未免悲释义
【功名】1.功业和名声。《庄子·山木》:“削迹损势,不为功名。”成玄英疏:“削除圣迹,损弃权势,岂存情於功绩,以留意於名誉!”《史记·管晏列传》:“吾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宋岳飞《满江红》词:“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续范亭《莫干山》诗:“寳剑不存池水沸,三十功名赋等闲。”2.旧指科举称号或官职名位。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三:“不以功名为念,五经三史何曾想。”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续录三》:“朴者株守课册,以求功名,致读书之人十无二三能解事。”巴金《家》
【蹭蹬】难行。北魏杨衒之《洛阳伽蓝记·正始寺》:“若乃絶岭悬坡,蹭蹬蹉跎。泉水紆徐如浪峭,山石高下復危多。”唐储光羲《赴冯翊作》诗:“蹭蹬失归道,崎嶇从下位。”明徐渭《翠乡梦》第一出:“俺们宝塔上的阶梯,从一二层扒将八九,不知有几多般的跌磕蹭蹬。”俞平伯《凄然》诗:“蹭蹬的陂陀路,有风尘色的游人一双。”2.失势貌。《文选·木华<海赋>》:“或乃蹭蹬穷波,陆死盐田。”李善注:“蹭蹬,失势之貌。”3.困顿;失意。唐杜甫《上水遣怀》诗:“蹭蹬多拙为,安得不皓首。”宋陆游《秋晚》诗:“一生常蹭蹬,万事略更尝。”明徐霖《绣
【初】〔古文〕《唐韻》《集韻》楚居切《正韻》楚徂切,楚平聲。《說文》始也。从刀衣,裁衣之始也。《徐曰》禮之初,施衣以蔽形。《書·禹謨》率百官若帝之初。《蔡仲》愼厥初。又《禮·檀弓》夫魯有初。《註》初謂故事。又《列子·天瑞篇》太初者,氣之始也。《韓愈詩》賢愚同一初。《韻會》又姓。
【何】《唐韻》胡歌切《集韻》《韻會》《正韻》寒歌切,賀平聲。曷也,奚也,孰也,詰詞也。《書·臯陶謨》禹曰何。《詩·小雅》夜如何其。又誰何。猶言莫敢如何也。《賈誼·過秦論》利兵而誰何。又未多時曰無何,亦曰無幾何。《史記·曹參傳》居無何,使者果召參。又《前漢·袁盎傳》南方濕,君能日飮,無何,可免禍也。《註》無何,言更無餘事也。又《南史·西域傳》西域呼帽爲突何。又《古今樂錄》羊無夷伊那何,皆曲調之遺聲。又國名。《隋書》西域有何國。又姓。又娙何,漢女官名,秩比二千石。又《集韻》《正韻》下可切,賀上聲。同荷。儋也,負也。
【憾】《廣韻》《集韻》《韻會》《正韻》胡紺切,含去聲。恨也。《中庸》人猶有所憾。或省作感。《前漢·張安世傳》何感而上印歸邸。又《集韻》《韻會》《正韻》戸感切,音頷。義同。又《集韻》徒感切,音禫不安也。
【朋】《唐韻》步崩切《集韻》《韻會》蒲登切,音鵬。《易·坤卦》西南得朋。《註》與坤同道者也。《疏》凡言朋者,非惟人爲其黨,性行相同,亦爲其黨。《書·洛誥》孺子其朋。《傳》少子愼其朋黨。又《易·兌卦》君子以朋友講習。《疏》同門曰朋。《周禮·地官·大司徒》聮朋友。《註》同師曰朋。又《書·益稷》朋淫于家。《傳》朋,羣也。又《易·損卦》或益之十朋之龜。《詩·小雅》錫我百朋。《傳》五貝爲朋。《前漢·食貨志》元龜岠冉,長尺二寸,直二千一百六十,爲大貝十朋。《註》蘇林曰:兩貝爲朋,朋直二百一十六,元龜十朋,故二千一百六十也。
【旧】《唐韻》《集韻》《韻會》巨救切《正韻》巨又切,音柩。《說文》鴟舊,舊留也。《徐曰》卽怪鴟也。又《廣韻》故也。《增韻》對新之稱。《詩·豳風》其新孔嘉,其舊如之何。《左傳·僖二十八年》輿人誦,原田每每,舍其舊,而新是謀。《公羊傳·莊二十九年》新延廄者何。修舊也。又久也。《詩·大雅》於乎小子,告爾舊止。《箋》舊,久也。又《韻會》昔也,老宿也。又姓。漢上黨太守舊彊。又與柩同。《金史·蔡珪傳》燕靈王舊。舊,古柩字通用。又《韻會》《正韻》巨九切,音臼。義同。又《集韻》許尤切,音休。與鵂同。又《韻補》叶巨己切,音技。《
【乖离】1.背离。《荀子·天论》:“父子相疑,上下乖离,寇难并至。”《后汉书·冯异传》:“今长安坏乱,赤眉临郊,王侯搆难,大臣乖离,纲纪已絶。”《法苑珠林》卷九七:“妻儿角目,兄弟鬩墙,眷属乖离,亲朋隔絶。”鲁迅《准风月谈·聪明之道》:“虽属骨肉至亲,乖离冲突,背道而驰。”2.离别;分离。晋孙楚《征西官属送于陟阳候作诗》:“乖离即长衢,惆悵盈怀抱。”宋欧阳修《哭曼卿》诗:“乖离四五载,人事忽焉殊。”明陆采《明珠记·授计》:“小生伉儷乖离,此生无復相见之理。”郭沫若《<戏的念词与诗的朗诵>序》:“因文字的造型性,于
【未免】1.不免,免不了。《孟子·离娄下》:“舜,人也;我,亦人也。舜为法於天下,可传於后世;我由未免为乡人也。是则可忧也。”唐许浑《村舍》诗之一:“花时未免人来往,欲买严光旧钓磯。”宋陆游《九月一日夜读诗稿有感走笔作歌》:“我昔学诗未有得,残餘未免从人乞。”明罗贯中《风云会》第二折:“今日从征,军次陈桥,这早晚只听有人呼唤,未免出见咱。”2.犹言不能不说是。表示不以为然。《老残游记》第二回:“这是他的独到,然比着前一段却未免逊一筹了。”鲁迅《集外集拾遗补编·我的种痘》:“不过一个好好的人,明明有妥当的方法,却偏
【悲】《唐韻》府眉切《集韻》《韻會》《正韻》逋眉切,音。《說文》痛也。从心非聲。有聲無淚曰悲。《詩·豳風》女心傷悲。《毛傳》春女悲,秋士悲。感其物化也。《鄭箋》春女感陽氣而思男,秋士感隂氣而思女,是其物化,所以悲也。一曰心非爲悲。心之所以非則悲矣。《淮南子·原道訓》憂悲多恚,病乃成積。又叶補皆切,擺平聲。《楚辭·九辯》春秋逴逴而日高兮,然惆悵而自悲。四時遞來而卒歲兮,隂陽不可與儷偕。zdic.net汉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