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名皆分定,安乐直钱多

功名皆分定,安乐直钱多

诗句读音
安乐直钱多平仄:平 仄 平 平 平
韵脚:下平七歌
拼音: ān lèzhí qiánduō
功名皆分定平仄:平 平 平 平 仄
拼音: gōng míngjiēfēn dìng

功名皆分定,安乐直钱多释义

【安乐】1.安逸,快乐。《孟子·告子下》:“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於忧患,而死於安乐也。”《史记·秦始皇本纪》:“以诸侯为郡县,人人自安乐,无战争之患,传之万世。”《隋书·列女传·谯国夫人》:“朕抚育苍生,情均父母,欲使率土清浄,兆庶安乐。”宋吴曾《能改斋漫录·议论》:“天下之事,多成于贫贱感激之中,或败于富贵安乐之际,理无可疑也。”明黄绾《明道编》卷二:“‘死於安乐’者,因安乐而不知思、不知慎、不知节、不知畏、不知谨、不知保、不知脩,而至於死也。”2.使安宁快乐。《荀子·王制》:“故

【直钱】值钱,价钱高,有价值。《汉书·食货志下》:“黄金重一斤,直钱万。”唐白居易《贫家女》诗:“緑窗贫家女,寂寞二十餘,荆釵不直钱,衣上无真珠。”《朱子语类》卷十五:“古人空手,硬不相见,束脩是至不直钱底,羔鴈是较直钱底。”《警世通言·崔衙内白鹞招妖》:“上面万千景致,生数般蹺蹊作怪直钱的飞禽走兽。”

【多】〔古文〕《廣韻》《正韻》得何切《集韻》《韻會》當何切,朵平聲。《爾雅·釋詁》衆也。《詩·小雅》謀夫孔多。《增韻》不少也。《易·謙卦象傳》君子以裒多益寡。《禮·表記》取數多者,仁也。又勝也。《禮·檀弓》曾子曰:多矣乎予出祖者。《註》曾子聞子游喪事有進無退之言,以爲勝于已之所說出祖也。《史記·高帝紀》臣之業所就,孰與仲多。又刻求也。《左傳·僖七年》後之人將求多于汝,汝必不免。又稱美也。《前漢·袁盎傳》諸公聞之皆多盎。《後漢·馮異傳》諸將皆言願屬大樹將軍,帝以此多之。又戰功曰多,見《周禮·夏官·司勲》。又荒俗呼

【功名】1.功业和名声。《庄子·山木》:“削迹损势,不为功名。”成玄英疏:“削除圣迹,损弃权势,岂存情於功绩,以留意於名誉!”《史记·管晏列传》:“吾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宋岳飞《满江红》词:“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续范亭《莫干山》诗:“寳剑不存池水沸,三十功名赋等闲。”2.旧指科举称号或官职名位。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三:“不以功名为念,五经三史何曾想。”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续录三》:“朴者株守课册,以求功名,致读书之人十无二三能解事。”巴金《家》

【皆】《唐韻》古諧切《集韻》《韻會》《正韻》居諧切,音街。《說文》俱詞也。《小爾雅》同也。《易·解卦》雷雨作,而百果草木皆甲坼。鄭康成讀皆如懈,非。又《字彙補》居之切,音箕。《前漢·孟喜傳》箕子者,萬物方荄茲也。《師古註》荄,音皆。古皆荄與箕音同。又叶舉里切,音几。《詩·周頌》以治百禮,降福孔皆。《傳》皆,遍也。與偕通。《荀勗東西廂歌》降福孔偕。 《說文》白字兩見,一在自部,自部之白,疾二切,卽自字。皆字載自部中,則應从白。《集韻》或作皆,非。

【分定】本分所定;命定。《孟子·尽心下》:“君子所性,虽大行不加焉,虽穷居不损焉,分定故也。”唐李商隐《即日》诗:“单栖应分定,辞疾索谁忧。”《初刻拍案惊奇》卷三二:“红颜薄命,自古如此,岂独妾一人!此皆分定之事,敢生嗟怨。”明朱权《荆钗记·误讣》:“休嗟怨,免攧屑,分定恩情中道絶。”2.名分确定,指确立帝位。《三国志·魏志·徐宣传》:“臣闻帝王用人,度世授才,争夺之时,以策略为先,分定之后,以忠义为首。”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