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名正恐不免,富贵酷非所须
诗句 | 读音 |
---|---|
功名正恐不免 | 平仄:平 平 平 仄 平 仄 拼音: gōng míngzhèng|zhēngkǒngbù miǎn |
富贵酷非所须 | 平仄:仄 仄 仄 平 仄 平 拼音: fù guìkùfēi suǒxū |
功名正恐不免,富贵酷非所须释义
【功名】1.功业和名声。《庄子·山木》:“削迹损势,不为功名。”成玄英疏:“削除圣迹,损弃权势,岂存情於功绩,以留意於名誉!”《史记·管晏列传》:“吾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宋岳飞《满江红》词:“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续范亭《莫干山》诗:“寳剑不存池水沸,三十功名赋等闲。”2.旧指科举称号或官职名位。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三:“不以功名为念,五经三史何曾想。”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续录三》:“朴者株守课册,以求功名,致读书之人十无二三能解事。”巴金《家》
【正】〔古文〕《唐韻》《韻會》《正韻》之盛切,音政。《說文》是也。从止一以止。《註》守一以止也。《新書·道術篇》方直不曲謂之正。《易·乾卦》剛健中正。《公羊傳·隱三年》君子大居正。又備也,足也。《易·乾·文言》各正性命。《書·君牙》咸以正罔缺。又《爾雅·釋詁》正,長也。《郭註》謂官長。《左傳·隱六年》翼九宗五正。《杜註》五正,五官之長。又《昭二十九年》木正曰句芒,火正曰祝融,金正曰蓐收,水正曰冥,土正曰后土。又官名。《禮·王制》史以獄成告於正。《鄭註》正,於周鄕師之屬,今漢有正平丞,秦所置。又朼載也。《周禮·夏
【恐】〔古文〕《唐韻》《正韻》丘隴切《集韻》《韻會》丘勇切,音。《說文》懼也。从心巩聲。《徐曰》恐,猶兇也。《黃帝素問》腎在志爲恐。《註》恐,所以懼惡也。《正韻牋》恐有驚惶之意。懼乃畏怕之實,恐在懼前也。《海錄》唐太宗撰太子接三師禮,與三師書,前名惶恐。後名惶恐再拜。又惶恐,灘名。《蘇軾詩》地名惶恐泣孤臣。又《廣韻》區用切《集韻》《韻會》《正韻》欺用切,去聲。疑也,慮也,億度也。 从。今省作卂。俗从几,誤。
【不免】1.不能免除;不免除。《国语·晋语八》:“阳子行廉直於晋国,不免其身,其知不足称也。”《史记·仲尼子弟列传》:“子路曰:‘君子死而冠不免。’”2.免不了。唐张鷟《游仙窟》:“虽作拒张,又不免输他口子。”清俞樾《茶香室丛钞·宋福建本<周易>》:“有教官出《易》题云:‘乾为金、坤亦为金,何也?’举子不能晓,不免上请。”沈从文《<沈从文散文选>题记》:“面对这两份草目,真不免有隔世之感。”3.无法幸免。宋文天祥《至扬州》诗序:“忽有人携梃至,良久,三四人陆续来,吾意不免矣。”元刘祁《归潜志》卷五:“正夫知不免,
【富贵】1.富裕而显贵。犹言有财有势。《论语·颜渊》:“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唐韩愈《省试颜子不贰过论》:“不以富贵妨其道,不以隐约易其心。”老舍《四世同堂》五七:“他不求显达,不求富贵,书并不是他的干禄的工具。”2.使富裕而显贵。《管子·牧民》:“民恶忧劳,我佚乐之;民恶贫贱,我富贵之。”《汉书·窦婴传》:“梁人高遂乃説婴曰:‘能富贵将军者,上也;能亲将军者,太后也。’”《周书·文帝纪下》:“古之帝王所以外建诸侯内立百官者,非欲富贵其身而尊荣之,盖以天下至广,非一人所能独治,是以博访贤才,助己为治。”
【酷】《唐韻》《集韻》《韻會》《正韻》苦沃切,音焅。《說文》酒厚味也。又《玉篇》熟也。《揚子·方言》自河以北趙、魏之閒,穀熟曰酷。又《廣韻》虐也。《增韻》慘也。《白虎通》極也,敎令窮極也。《史記·曹相國世家》百姓離秦之酷後參與休息無爲。《前漢·法志》窮民犯法,酷吏擊斷。又《集韻》甚也。《晉書·何無忌傳》酷似其舅。《韓愈·文集序》酷排釋氏。又《韻會》香氣醲冽。《史記·司馬相如傳》芬香漚鬰,酷烈淑郁。《後漢·張衡傳》美襞積以酷裂兮。《註》酷裂,香氣盛也。又《正字通》痛恨也。《顏氏家訓》吾家世文章甚爲典正,未及編次,
【非所】1.不按规定时间;不时。《荀子·王霸》:“伤国者,何也?曰:以小人尚民而威,以非所取於民而巧。”王先谦集解引俞樾曰:“非所,犹非时也。”2.不是人能够正常生活的地方。指监狱、边荒之地等。《后汉书·陈蕃传》:“或禁錮闭隔,或死徙非所。”五代王定保《唐摭言·阴注阳受》:“先是翱典合肥郡,有一道人诣翱,自言能使鬼神。翱谓其妖……命繫於非所。”清陈康祺《郎潜纪闻》卷十三:“康熙癸未,状元王式丹以江南科场事牵涉,卒於非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