拱木临周道,荒庐积古苔

拱木临周道,荒庐积古苔

诗句读音
拱木临周道平仄:仄 仄 平 平 仄
拼音: gǒngmùlínzhōu dào
荒庐积古苔平仄:平 平 平 仄 平
韵脚:上平十六咍
拼音: huānglújī gǔtái|tāi

拱木临周道,荒庐积古苔释义

【拱】《唐韻》《正韻》居竦切《集韻》《韻會》古勇切,音鞏。《說文》斂手也。《徐曰》兩手大指相拄也。《書·武成》垂拱而天下治。《註》垂衣拱手也。《禮·玉藻》凡侍於君垂拱。《疏》沓手也。身俯則宜手沓而下垂也。又《爾雅·釋詁》執也。《註》兩手合持爲拱。《左傳·僖三十二年》爾墓之木拱矣。又拱翊,環衞也。又與珙通。大璧也。《左傳·襄二十八年》與我其拱璧。又州名。漢留郡,宋置拱州。又姓。明景泰進士拱廷臣。又《集韻》居容切,音恭。左傳,拱璧。徐邈讀。又居用切,供去聲。亦斂手也。又渠竹切,音。《廣雅》法也。◎按屋韻渠竹切,與沃

【木】《唐韻》《集韻》《韻會》《正韻》莫卜切,音沐。《說文》冒也。冒地而生,東方之行。从屮,下象其根。《徐鍇曰》屮者,木始申坼也,萬物皆始於微,故木从屮。《白虎通》木之爲言觸也。《玉篇》燧人氏鑽出火也。《書·洪範》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易·說卦傳》爲木。《疏》木可以揉曲直,卽順之謂也。《禮·月令》某日立春,盛德在木。《疏》春則爲生,天之生育,盛德在於木位。又八音之一。《周禮·春官·太師》金石土革絲木匏竹。《註》木,柷敔也。又質樸。《論語》剛毅木訥近仁。又木彊,不和柔貌。《前漢·周勃傳》

【周道】1.大路。《诗·小雅·四牡》:“四牡騑騑,周道倭迟。”朱熹集传:“周道,大路也。”唐柳宗元《故试大理评事裴君墓志》:“栈车草草,我来周道。”周泳《杂诗》:“茂草掩周道,凄风吹我襟。”2.周代治国之道。《荀子·非相》:“欲观千岁,则数今日;欲知亿万,则审一二;欲知上世,则审周道。”三国魏李康《运命论》:“故自幽厉之间,周道大坏,二霸之后,礼乐陵迟。”唐韩愈《原道》:“周道衰,孔子没。”章炳麟《与简竹斋书》:“曩令周公不制礼乐,无周道传子之义,则始终偁王尔。”3.普遍的道理。《荀子·解蔽》:“一家得周道,举而

【荒】〔古文〕《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呼光切,音肓。《說文》蕪也。一曰草掩地也。《周語》田疇荒蕪。《韓詩外傳》四穀不升謂之荒。《爾雅·釋天》果不熟爲荒。又廢也。《書·蔡仲之命》無荒棄朕命。《傳》無廢棄我命。又大也。《詩·周頌》天作高山,大王荒之。《書·益稷》惟荒度土功。《傳》大治度水土之功。又《書·禹貢》五百里荒服。《爾雅·釋地》觚竹、北戸、西王母、日下,謂之四荒。又掩也。《詩·周南》南有樛木,葛藟荒之。又空也。《吳語》荒成不盟。又蒙也。《禮·喪大記註》在旁曰帷,在上曰荒。又《集韻》同慌。《楚辭·哀郢》

【庐】《唐韻》力居切《集韻》《韻會》《正韻》凌如切,音閭。《說文》寄也。秋冬去,春夏居。《詩·小雅》中田有廬。《箋》中田,田中也。農人作廬焉,以便田事。又《玉篇》屋舍也。《集韻》粗屋總名。《易·剝卦》小人剝廬。《左傳·襄二十三年》則猶有先人之敝廬在,君無所辱命。又舍也。《周禮·地官》十里有廬,廬有飮食。《註》廬若今野,徙有庌也。又直宿,舍也。《前漢·金日磾傳》小疾臥廬。《註》殿中所止曰廬。《班固·西都賦》周廬千列。《註》直宿曰廬。又國名。《周語》廬由荆嬀。《註》廬,嬀姓之國,荆嬀,廬女爲荆夫人也。又邑名。《楚語

【积古】富,见多识广。《红楼梦》第三九回:“我正想个积古的老人家説话儿,请了来我见见。”

【苔】《唐韻》徒哀切《韻會》《正韻》堂來切,音臺。蘚也。《淮南子註》靑苔,水垢也。《陸龜蒙·苔賦》高有瓦苔,有澤葵,散岩竇者曰石髮,補空田者曰垣衣,在屋曰昔邪,在水曰陟釐。《述異記》苔,又名重錢,呼爲宣蘚,南人呼爲姤草。 《集韻》亦作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