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阙重重闭玉林,昆仑高辟彩云深
诗句 | 读音 |
---|---|
宫阙重重闭玉林 | 平仄:平 平 平 平 仄 仄 平 拼音: gōng quèzhòng|chóngzhòng bìyù lín |
昆仑高辟彩云深 | 平仄:平 平 平 仄 仄 平 平 韵脚:下平二十一侵 拼音: kūn lúngāo pìcǎi yúnshēn |
宫阙重重闭玉林,昆仑高辟彩云深释义
【宫阙】古时帝王所居宫门前有双阙,故称宫殿为宫阙。《史记·高祖本纪》:“萧丞相营作未央宫,立东闕、北闕、前殿、武库、太仓。高祖还,见宫闕甚壮。”南朝齐谢朓《始出尚书省》诗:“趋事辞宫闕,载笔陪旌棨。”宋苏轼《水调歌头》词:“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闕,今夕是何年。”明陈汝元《金莲记·射策》:“絳续筹传露正垂,岧嶢宫闕壮朝仪。”康有为《泛舟至天津入京复还上海》诗:“万里烟波迴紫潮,五云宫闕耸丹霄。”
【重】〔古文〕《唐韻》柱用切《集韻》《韻會》儲用切,音緟。《說文》厚也。《增韻》輕之對也。《易·繫辭》夫茅之爲物薄,而用可重也。《禮·王制》輕任幷,重任分。又《廣韻》更爲也。《博雅》重,再也。又難也。《戰國策》臣之所重處重留也。《註》重,猶難也。《前漢·淮南王傳》文帝重自切責之。《註》如淳曰:重,難也。又貴也。《戰國策》張儀之殘樗里疾也,重而使之。《註》重,猶貴也。又尊也。《禮·祭統》所以明周公之德,而又以重其國也。《註》重,猶尊也。又尚也。《禮·緇衣》臣儀行不重辭。《註》重,猶尚也。《疏》爲臣之法,不尚虛華之
【重闭】不被发掘。重在葬而得安,故称。《吕氏春秋·节丧》:“以生人之心为死者虑也,莫如无动,莫如无发。无发无动,莫如无有可利,则此之谓重闭。”高诱注:“无有可利,若杨王孙倮葬,人不发掘,不见动摇,谓之重闭也。”重重关闭。谓防护严密。《左传·成公八年》:“勇夫重闭,况国乎!”《礼记·月令》:“﹝仲冬之月﹞申宫令,审门閭,谨房屋,必重闭。”孔颖达疏:“远者谓之门閭,近者谓之房室,皆有内外门户,必重叠闭之。”《隋书·卫玄传》:“出入须有兵卫,坐卧恒宜自牢,勇夫重闭,此其义也。”清钱谦益《清流关和尹员外》:“勇夫重闭自春
【玉林】1.仙境中的森林。《晋书·慕容超载记》:“始知天族多奇,玉林皆宝。”唐曹唐《小游仙》诗之七:“宫闕重重闭玉林,崑崙高闢彩云深。”2.谓积雪的树林。唐韦应物《温泉行》:“玉林瑶雪满寒山,上昇玄阁游絳烟。”元欧阳玄《灞桥风雪图》诗:“玉林琪树路漫漫,驴上凌兢两袖寒。”3.树林的美称。明何景明《画鹤赋》:“朝翱翔於玉林,夕饮啄乎丹泉。”明谢谠《四喜记·琼英闺闷》:“长门春静,昭阳天杳,愁见玉林晴晓。”明金白屿《一枝花·题姚秋涧市隐园》套曲:“玉林满耳秋声战,带瀟湘万顷烟。”
【昆仑】亦作“崐仑2”。1.古代亦写作“昆仑”。昆仑山。在新疆西藏之间,西接帕米尔高原,东延入青海境内。势极高峻,多雪峰、冰川。最高峰达七七一九米。古代神话传说,昆仑山上有瑶池、阆苑、增城、县圃等仙境。《庄子·天地》:“黄帝游乎赤水之北,登乎崑崙之丘。”《楚辞·离骚》:“邅吾道夫崑崙兮,路修远以周流。”唐韩愈《杂诗》之三:“崑崙高万里,岁尽道苦邅。”宋张元干《贺新郎·送胡邦衡待制》词:“底事崑崙倾砥柱,九地黄流乱注?”2.古代西方国名。《书·禹贡》:“织皮,崐崘、析支、渠、搜,西戎即叙。”孔传:“织皮,毛布。有此
【高辟】南朝梁沉约《酬孔通直逷怀蓬居》诗:“閶闔既洞启,龙楼亦高闢。”唐王勃《梓州玄武县福会寺碑》:“法川高闢,慈宫峻敞。”
【彩云】彩。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序志》:“予生七龄,乃梦彩云若锦,则攀而採之。”唐李白《早发白帝城》诗:“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清龚自珍《长相思》词:“仙参差,佩参差,数罢鸞期又凤期,彩云西北飞。”朱德《六连岭》诗:“六连岭上彩云生,竪起红旗革命军。”绚丽的云彩。南朝梁江淹《丽色赋》:“其始见也,若红莲映池;其少进也,如綵云出崖。五光徘徊,十色陆离。”唐陈子昂《感遇》诗之二七:“巫山綵云没,高丘正微茫。”元无名氏《翫江亭》第一折:“片片綵云风散尽,融融丽日照东华。”
【深】〔古文〕《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式針切,音。水名。《說文》水出桂陽南平,西入營道。又邃也。《增韻》深者,淺之對。《詩·邶風》深則厲,淺則揭。又深微也。《易·繫辭》惟深也能通天下之志。又藏也。《周禮·冬官考工記》梓人必深其爪。又衣名。《禮·深衣疏》衣裳相連,被體深邃,故謂之深。又州名。《韻會》後漢博陸郡,隋置深州。《廣輿記》今屬眞定府。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式禁切,音諗。度淺深曰深。《周禮·地官》以土圭測土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