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私不交病,本末无倒悬

公私不交病,本末无倒悬

诗句读音
本末无倒悬平仄:仄 仄 平 仄 平
拼音: běn mòwúdào xuán
公私不交病平仄:平 平 平 平 仄
韵脚:去四十三映
拼音: gōng sībù|fǒujiāobìng

公私不交病,本末无倒悬释义

【本末】1.树木的下部与上部。汉马融《长笛赋》:“逮乎其上,匍匐伐取,挑截本末,规摹彠矩。”唐白居易《寓意诗》之一:“豫樟生深山,七年而后知。挺高二百尺,本末皆十围。”2.始末,原委。《左传·庄公六年》:“夫能固位者,必度其本末,而后立衷焉。”杜预注:“本末,终始也。”汉王充《论衡·正说》:“儒者説五经,多失其实。前儒不见本末,空生虚説。”晋陶潜《搜神后记》卷四:“奴既醒,唤问之,见事已露,遂具説本末。”《北史·魏拓拔恂传》:“尚书表收彪赴洛,会赦,遂不穷其本末。”《醒世恒言·张淑儿巧智脱杨生》:“元礼把六个同年

【无】〔古文〕《唐韻》武夫切,音巫。《說文》,亡也。奇字,无通。王育說,天屈西北爲无。《易·乾卦》无咎。《釋文》无音無。易內皆作此字。《藝苑雄黃》无亦作亡。古皆用亡无,秦時始以蕃橆之橆爲有無之無。詩、書、春秋、禮記、論語本用无字,變篆者變爲無,惟易、周禮盡用无。然論語亡而爲有,我獨亡,諸無字,蓋變隸時誤讀爲存亡之亡,故不改也。又《廣韻》莫胡切,音模。南无,出《釋典》。(無)〔古文〕《唐韻》武扶切《廣韻》武夫切《集韻》《韻會》《正韻》微夫切,音巫。《說文》亡也。《玉篇》不有也。《書·舜典》剛而無虐,而無傲。又《益

【倒悬】亦作“倒县”。1.指人头脚倒置地或物上下倒置地悬挂着。《孟子·公孙丑上》:“当今之时,万乘之国行仁政,民之悦之,犹解倒悬也。”《后汉书·刘焉传》:“从事广汉王累自倒悬於州门以諫。”清蒋一葵《长安客话·仙人洞》:“近门有大石鐘,倒悬其上,门之内深黑,则人不敢入矣。”曹禺《北京人》第三幕:“墙角倒悬的那张七弦琴,琴上的套子,不知拿去作了什么。”2.指把人或物倒挂起来。清昭槤《啸亭杂录·诛伍拉纳》:“伍制军拉纳,继福文襄督闽,惟以贪酷用事,至倒悬县令以索贿。”《明史·海瑞传》:“宗宪子过淳安,怒驛吏,倒悬之。”

【公私】人。如:公私两利;公私兼顾。

【不】〔古文〕《韻會》《正韻》逋沒切,補入聲。不然也,不可也,未也。《禮·曾子問》葬引至于堩,日有食之,則有變乎,且不乎。又《周禮·夏官》服不氏,掌養猛獸而敎擾之。《註》服不服之獸者。又《廣韻》《韻會》分物切。與弗同。今吳音皆然。又《韻會》俯九切,音缶。與可否之否通。《說文》鳥飛上翔,不下來也。从一,一猶天也。象形。又《玉篇》甫負切《廣韻》甫救切,缶去聲。義同。又《廣韻》甫鳩切《集韻》《韻會》《正韻》方鳩切,音浮。夫不,也。亦作鳺鴀。《爾雅·釋鳥》其鳺鴀。《郉疏》陸璣云:今小鳩也。一名鳩,幽州人或謂鷱鴡,梁宋閒

【交】〔古文〕《廣韻》古肴切《集韻》《韻會》《正韻》居肴切,音郊。《小爾雅》俱也。《廣韻》共也,合也。《易·泰卦》上下交,而其志同也。又友也。《易·繫辭》上交不諂,下交不凟。《禮·郊特牲》爲人臣者無外交,不敢貳君也。又交交,鳥飛貌。《詩·秦風》交交黃鳥。又交加,參錯也。《前漢·劉向傳》章交公車。又州名,南越地,漢置交州。《書·堯典》申命羲叔宅南交。《蔡傳》南交,南方交趾地。又衣領也。《揚子·方言》衿謂之交。又同蛟。《前漢·高帝紀》則見交龍於上。《史記》作蛟。又同鵁。《司馬相如·上林賦》交精旋目。卽鵁鶄。漢典考證

【病】《唐韻》《集韻》《正韻》皮命切,音寎。《說文》疾加也。《玉篇》疾甚也。《釋名》病,也。與正氣在膚體中也。又《廣韻》憂也。《禮·樂記》病不得其眾也。《注》病,猶憂也。以不得眾心為憂。又苦也。《書·呂》人極于病。《傳》欲使惡人極于病苦,莫敢犯者。《左傳·襄二十四年》范宣子為政,諸侯之幣重,鄭人病之。又恨也。《左傳·文十八年》閻職曰:與刖其父,而弗能病者,何如。《註》言不以父刖為病恨。又困也。《禮·表記》君子不以其所能者病人。《註》病謂罪咎之。《疏》謂不以已之所能使他人必能。若他人不能,則為困病。又辱也。《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