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相为近亲,翰林为故人
公相为近亲,翰林为故人释义
【公相】指公卿、宰相一类的显官。唐韩愈《祭十二郎文》:“诚知其如此,虽万乘之公相,吾不以一日輟汝而就也。”宋梅尧臣《送刘定贤良下第赴广陵令》诗:“中则首公相,人情作冠幘。”2.对官长的尊称。元关汉卿《金线池》第四折:“下里正熬煎,谢公相肯矜怜。”明朱权《荆钗记·投江》:“公相望垂怜……愿公相早登八位三台显。”汉
【近亲】血统关系较近的亲戚。《管子·形势》:“天道之极,远者自亲;人事之起,近亲造怨。”《后汉书·方术传下·刘根》:“根於是左顾而啸,有顷,祈之亡父祖近亲数十人,皆反缚在前,向根叩头。”宋梅尧臣《古冢》诗:“何必问名氏,汉家多近亲。”朱自清《你我》:“自家人和近亲不带姓。”
【翰林】1.谓文翰荟萃之所,犹词坛文苑。《晋书·陆云传》:“辞迈翰林,言敷其藻。”2.指文士。唐杜甫《宴胡侍御书堂》诗:“翰林名有素,墨客兴无违。”3.鸟栖之林。晋潘岳《悼亡诗》之一:“如彼翰林鸟,双飞一朝隻。”唐柳宗元《奉酬杨侍郎》诗:“翰林寂寞谁为主?鸣凤应须早上天。”4.官名。指翰林学士。参见“翰林学士”。5.官名。指唐宋翰林院官员。6.官名。指清代翰林院属官,如侍读学士、侍讲学士、侍读、侍讲、修撰、编修、检讨等。7.指翰林院。唐韩愈《董公行状》:“﹝公﹞拜祕书省校书郎,入翰林为学士。”清姚衡《寒秀草堂笔记
【故人】1.旧交;老友。《庄子·山木》:“夫子出於山,舍於故人之家。”《史记·范雎蔡泽列传》:“公之所以得无死者,以綈袍恋恋,有故人之意,故释公。”唐王维《送元二使安西》诗:“劝君更尽一盃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老舍《四世同堂》二二:“在往常,开学的日子正像家庭中的节日,大家可以会见一个暑天未见面的故人。”2.古人;死者。郭沫若《洪波曲》第十一章二:“复员后张季鸾却成了故人了。”3.对门生故吏的自称。《后汉书·杨震传》:“故所举荆州茂才王密为昌邑令,謁见,至夜怀金十斤以遗震。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