拱揖朝群后,宾筵闢四方
拱揖朝群后,宾筵闢四方释义
【宾筵】亦作“賔筵”。1.宴请宾客的筵席。唐张说《三月三日诏宴定昆池宫庄赋得筵字》:“不降玉人观禊饮,谁令醉舞拂宾筵。”唐韩愈李正封《晚秋郾城夜会联句》:“宾筵尽狐赵,导骑多卫霍。”刘师培《文说·宗骚》:“桂酒椒浆,侈列宾筵之品。”2.指鹿鸣宴。清周亮工《书影》卷一:“商丘陈叟,名百万,生长嘉隆间,一百九龄,曾登宾筵。”3.指幕宾席位。漢
【四方】1.指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礼记·射义》:“男子生,桑弧蓬矢六,以射天地四方。”唐韩愈《闵己赋》:“行舟檝而不识四方兮,涉大水之漫漫。”《水浒传》第六六回:“四下里,十数处火光亘天,四方不辨。”2.天下;各处。《易·姤》:“后以施命誥四方。”《淮南子·原道训》:“泰古二皇,得道之柄,立於中央,神与化游,以抚四方。”高诱注:“抚,安也。四方,谓之天下也。”《新唐书·吐蕃传上》:“陛下平定四方,日月所照,并臣治之。”柳杞《好年胜景》:“他的父辈是个爱交游的流浪汉,凭一付担子,走遍四方。”3.指四方诸侯之国。《诗
【拱揖】“拱挹”。1.拱手作揖以示敬意。《周礼·夏官·小臣》“小臣掌王之小命,詔相王之小法仪”汉郑玄注:“趋行拱揖之容。”南朝梁任昉《宣德皇后令》:“致天之届,拱揖羣后。”唐张绍《冲佑观》诗:“拱揖高让,神人乐推。”明唐顺之《万古斋公传》:“﹝公﹞病且亟,余往候之,气已微矣,犹披衣端坐作拱揖状。”清曹寅《赠卜者杨老》诗:“杨老性淳慤,拱揖类童子。”2.环绕卫护。宋庄季裕《鸡肋编》卷中:“长冈巨阜,紆餘盘屈,以相拱揖抱负。”元周琦《野狐岭》诗:“连冈束重隘,拱揖犹城垣。”清魏源《圣武记》卷五:“又有白蚌、甘丹、色腊
【朝】〔古文〕晁《唐韻》《廣韻》《集韻》《類篇》《韻會》陟遙切,音昭。《說文》旦也。从倝舟聲。《爾雅·釋詁》朝,早也。《詩·鄘風》崇朝其雨。《傳》崇,終也。從旦至食時爲終朝。又朝鮮,國名。又姓。《姓氏急就篇》朝氏,蔡大夫朝吳聲子之後。唐日本人朝衡。漢鼂錯,亦作朝。又《廣韻》直遙切《集韻》《韻會》《正韻》馳遙切,音潮。《爾雅·釋言》陪朝也。《註》臣見君曰朝。《書·舜典》羣后四朝。《周禮·春官·大宗伯》春見曰朝。《註》朝,猶早也。欲其來之早。《禮·曲禮》天子當宁而立,諸公東面,諸侯西面,曰朝。《疏》凡天子三朝:其一
【群】《五經文字》羣,俗作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