拱揖群后,端委垂裳

拱揖群后,端委垂裳

诗句读音
端委垂裳平仄:平 平 平 平
拼音: duān wěichuí cháng
拱揖群后平仄:仄 平 平 仄
韵脚:上四十五厚
拼音: gǒng yīqúnhòu

拱揖群后,端委垂裳释义

【端委】1.古代礼服。《左传·昭公元年》:“吾与子弁冕端委,以治民临诸侯。”杜预注:“端委,礼衣。”孔颖达疏引服虔曰:“礼衣端正无杀,故曰端;文德之衣尚褒长,故曰委。”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品藻》:“明帝问谢鯤:‘君自谓何如庾亮?’答曰:‘端委庙堂,使百僚準则,则臣不如亮;一丘一壑,自谓过之。’”2.始末;底细。明徐弘祖《徐霞客游记·粤西游日记一》:“西行见峰顶洞门西坠处,危峡孤悬,下有长垣环之,仰眺不得端委,则藩府别圃也。”清蒲松龄《聊斋志异·蕙芳》:“媪益疑,具言端委。”

【垂裳】见“垂衣裳”。

【拱揖】“拱挹”。1.拱手作揖以示敬意。《周礼·夏官·小臣》“小臣掌王之小命,詔相王之小法仪”汉郑玄注:“趋行拱揖之容。”南朝梁任昉《宣德皇后令》:“致天之届,拱揖羣后。”唐张绍《冲佑观》诗:“拱揖高让,神人乐推。”明唐顺之《万古斋公传》:“﹝公﹞病且亟,余往候之,气已微矣,犹披衣端坐作拱揖状。”清曹寅《赠卜者杨老》诗:“杨老性淳慤,拱揖类童子。”2.环绕卫护。宋庄季裕《鸡肋编》卷中:“长冈巨阜,紆餘盘屈,以相拱揖抱负。”元周琦《野狐岭》诗:“连冈束重隘,拱揖犹城垣。”清魏源《圣武记》卷五:“又有白蚌、甘丹、色腊

【群】《五經文字》羣,俗作群。